感染性胆汁与胆结石关系的超声图像分析
发表时间:2011-10-24 浏览次数:428次
作者:朱渊 作者单位:宣汉县中医院,四川 宣汉 636100
【关键词】 感染性 胆汁与胆结石关系 超声图像
本文对经手术证实及经胆石成分分析和胆汁细菌培养证实的41例胆系结石进行分析,现报导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组41例,男13例,女28例。年龄28岁~68岁,平均52岁。胆固醇结石22例,胆色素结石19例。
1.2 方法 应用GE 200E型凸阵式显像仪和GE VIVID3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探头频率2.5 MHz~5.5 MHz,检查前禁食12 h以上,按常规肝胆系检查方法进行。
2 结果
2.1 胆固醇结石22例,分布于胆囊内,其中11例同时分布于胆总管内,多为单个结石,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胆色素结石19例均分布于胆管内,数量多,甚至充满于胆管某一部位,直至全部,超声检出率为80%。
2.2 胆汁感染(细菌培养阳性)共29例,其中19例胆色素结石,细菌培养均为阳性,且以大肠杆菌居多,占99%;胆固醇结石中大肠杆菌感染仅5例,占23%;细菌培养阴性占54%。
2.3 胆固醇结石中,超声图像特征性强为单个或多个强光斑、强光团伴声影,或胆囊形态不清而代之以弧形光带,后伴宽带声影,其中1例胆囊内多达160多粒约黄豆大小的结石,均与手术相符合。胆色素结石超声特征为团块状,形态多变,大小不等,自泥沙状至鸡蛋大,其中2例总胆管下段结石,未被超声检出。
2.4 胆汁有细菌生长的29例,超声表现为胆汁暗区混浊,有细小光点漂浮、沉积,或光团、光条以及胆囊内壁回声减弱等,共10例。胆囊形态失常(肿大或萎缩)10例,阳性检出率为69%。
2.5 肝胆管扩张程度与梗阻部位、结石数量、大小有密切关系 肝胆管不同程度扩张共26例,超声检出总胆管扩张23例,右胆管扩张25例,左肝管扩张21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9%、97%、82%。
3 讨论
3.1 尽管结石成分的形成机制是一复杂的过程,但结石的成分结构及钙化等与声像图关系密切,目前研究认为,胆固醇结石的主要成分为胆固醇单水结晶,单水结晶在胆囊胆汁中形成速度最快,随胆汁胶原性蛋白多肽增加而致胆石增大。本文22例胆固醇结石存在于胆囊中,超声检出率极高。胆色素结石90%为原发于肝胆管的结石,与感染有密切的关系,结石形态不规则,且较疏散,核心部可有蛔虫皮、卵、菌团,从而增加了结石的体积,因此,超声显示具有较高的特征性。
3.2 本组41例胆石症病例,胆色素结石胆汁培养结果阳性率为100%,其中90%(17例)为大肠杆菌感染;胆固醇结石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6%,其中大肠杆菌感染为23%。说明胆色素结石形成与感染,尤其是大肠杆菌感染有密切关系。感染性胆汁超声图像表现为胆汁暗区混浊,有细小光点漂浮、沉积或团状、条状回声,以及胆囊壁回声弱,胆囊形态失常,特征性较高(60%)。此与病理性胆汁破坏胆管结缔组织、黏膜层脱落、脓块聚集有密切的声学关系。反之,在胆固醇结石组,胆汁无菌生长的12例中,超声检查囊壁增厚11例,而有细菌生长的10例中,囊壁未见增厚5例,因此认为囊壁增厚不仅与病理改变(水肿、纤维化)有关,且与胆囊胆大的张力有密切关系,胆汁内声像图表现,特别是囊内或胆管内见到强光团不伴声影,或强光带漂浮,特征性较强。
3.3 超声对肝胆管结石的定位诊断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为82%,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手术时间与超声检查时间有距离;手术过程中胆石的滑动;不排除操作者对胆管分段的认识水平。但是对多发结石、成团块状结石以及充满胆管内的结石,尽管不成形亦很少漏诊,说明超声检查具有很高的特异性,特别是对肝胆管扩张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