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晚期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调整
发表时间:2011-03-29 浏览次数:454次
作者:曹广涛 穆振国 郭见光 徐贵星 刘军 作者单位:1日照市中医医院 普外科 (山东 日照 276800) 2山东省立医院 肝移植中心 (山东 济南 250021)
【关键词】 肝硬化晚期 肝移植围手术期 凝血功能
回顾分析7例急诊肝移植病人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调整方法,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7例乙型肝炎伴重度肝硬化患者,男6例,女1例,年龄38~57岁,平均46岁。术前24 h内有消化道大出血5例(出血量1 500 ml~2 500 ml),肝昏迷3例,所有患者均有胸腔积液、盘状肺不张和大量腹水,肝功能均为Child C级。合并重度营养不良1例。
1.2 凝血功能检测方法 血小板(PLT)计数用自动血球计数仪Sysmex-XT-1800i型测定,血块收缩时间用凝固法,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用手工法。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用Sysmex-CA-500型自动检测仪测定。
1.3 促进凝血的调整方法 (1)以输注全血、血浆为主轴线,调整目标:红细胞数3.0~4.0×109 L-1,红细胞压积30%~40%,血红蛋白90~110 g/L。中心静脉压在4~10 cm H2O。(2)以输注新鲜血小板为次轴线,调整目标:外周血小板计数>50×109 L-1。(3)以补充冷沉淀、凝血酶原复合物和纤维蛋白原为辅助轴线,调整目标:PT 10~16 s,APTT 30~45 s,Fib >1.5 g/L。(4)注射抑肽酶预防新肝期纤溶亢进引起的出血。
2 结果
7例病人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均获改善,无大出血及血栓性并发症。
3 讨论
肝脏通过合成凝血因子和清除激活的因子在凝血中起着中心作用。肝硬化晚期肝脏受损首先是维生素K依赖因子(Ⅱ、Ⅶ、Ⅸ、Ⅹ)合成减少,以因子Ⅶ缺乏出现最早最严重。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降低,由于脾功能亢进,血小板数也明显减少,故肝硬化晚期病人促凝缺陷占主导地位,临床表现为出血和凝血困难,但也存在血栓性并发症的风险[1,2]。凝血功能监测中,PLT的质量、数量和纤维蛋白原定量的检测是最重要的。目前以血小板计数、APTT、PT和纤维蛋白原定量检查作为出血性疾病的筛选试验,如上述多项或全部试验异常、肝功能检验异常、3P试验阴性而排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后,则可明确诊断为肝病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
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时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包括3个方面。(1)手术前凝血功能的调整:急诊肝移植患者血液方面的术前准备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要提高有效循环血量,改善重要脏器功能;另一方面要改善凝血,包括补充凝血底物(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和补充凝血因子(新鲜冷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冷沉淀或活化Ⅶ因子)。⑵手术中凝血功能的调整:提高主轴线上血浆的输注比例和辅助轴线上凝血因子的输注比例,浓缩红细胞代替全血输注时更应该增加血浆的比例,成人出血2 000 ml,新鲜血浆应按20 ml/kg输注[3],补充凝血因子应注意与输血速度相匹配,不能因为血管通路不足而只输入全血或浓缩红细胞。要注意给予足量的Ca2+,防止因低Ca2+加重凝血障碍。在无肝期应注射抑肽酶200 万kIU,以对抗无肝期和新肝早期的纤溶亢进。⑶手术后凝血功能的调整:术后随着新肝合成功能的恢复,凝血指标逐渐改善。一般情况下术后24 h APTT即恢复至正常,48~72 h PT恢复正常,72 h以后 血小板计数逐渐增加,多数患者两周后达到正常水平。术后早期在没有明显出血的情况下,即使存在一定程度的凝血障碍,也不使用止血药物、凝血酶原复合物和纤维蛋白原等。在凝血功能恢复后即应给与抗凝治疗。新鲜冰冻血浆在提供促凝因子的同时,还含有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等抗凝物质,可以纠正抗凝与促凝平衡,防止血栓形成。 本组7例病人手术后1周之内均应用不同量的血浆(200~1 200ml),未见血栓形成。
【参考文献】
[1] Molmenti EP, Roodhouse TW, Molmenti H, et al. Thrombosis at the time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J]. Ann Surg, 2002,235(2):292-296.
[2] 郑海涛.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6,9(3):138-140.
[3] 林武存.更新输血观念 确保输血安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