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治疗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
发表时间:2009-09-07 浏览次数:683次
作者:徐菁,张节,瞿建国 作者单位:上海市公利医院 普外科,上海 200135
【摘要】 目的 总结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D)对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接受PTGD治疗的68例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均穿刺置管成功,全部获得有效的胆囊引流,无气胸、出血及胆漏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59例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于3个月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论 PTGD是治疗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的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避免因紧急手术引起的手术并发症,值得推广。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
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采用在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治疗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68例,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男25例,女43例,年龄60~85岁,中位年龄71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36~144 h,平均56 h。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发热,右上腹压痛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白细胞计数升高,B超检查均为胆囊肿大、积液、壁厚,其中59例合并胆囊结石,但胆总管均正常。全部病例中合并高血压者17例;糖尿病者15例;肺部感染者7例;肝硬化者2例;房颤、房室传导阻滞、S?鄄T段下移等改变的心脏病者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者3例;脑梗死者2例。
1.2 方法 B超检查后取右侧锁骨中线与腋前线第7、8肋间或右肋缘下定位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切开一0.3 cm切口,选用18G~21G穿刺针经皮经肝在胆囊上、中1/3处穿入胆囊,拔出针芯可抽得胆汁即为穿刺成功,胆汁做细菌培养,然后插入导丝,导丝送入长度应与穿刺针相等,顺导丝将5F~8F猪尾巴管置入胆囊内4~6 cm,拔出导丝,固定导管于皮肤后接无菌袋持续引流。之后,根据胆囊引流液的性状,决定是否行胆囊冲洗。
2 结果
本组68例均穿刺置管成功并且获得了有效的引流减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在引流后1~2 d内缓解或消失,术后1~5 d体温及白细胞计数逐步恢复正常,术后14 d经引流管造影证实窦道形成,胆囊管与胆总管下端通畅后拔出引流管[1-2]。59例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于3个月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例不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均未二次手术。本组无气胸、出血及胆漏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3.1 超声引导下PTGD的优点 本组均为急性胆囊炎,胆囊肿大,容易刺中目标,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徒手探头操作法,该操作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操作方便灵活,特别适合床边紧急手术,可避免穿刺探头超声缺失及穿刺附加器存在盲区的缺点,达到直视穿刺针的效果,安全可靠。经肝脏胆囊引流,可起到防止胆漏及引流管脱出的作用。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因免疫力及耐受力低下,容易引起中毒性休克,往往需要急诊外科手术处理,据报道手术死亡率在14%~19%之间[3],同时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4]。外科治疗的关键是争取时间进行胆道减压,阻止病情进展。PTGD是在局麻下进行的,只要有合适的B超仪,甚至可在床边或ICU进行,对患者的影响极小,因而已得到外科医生们的认可[5]。我们认为对诊断明确的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PTGD治疗,不但可以迅速胆道减压,有效缓解症状,避免急诊手术带来的巨大风险,为择期行胆囊切除提供了良好的手术时机,有些无胆囊结石的患者甚至可以免除进一步手术治疗。由于其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等优点,是治疗高危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法。
3.2 PTGD操作要点 为保证有效引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体会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B超定位穿刺点时,首先应该对胆囊进行纵向的扫描,以保证穿刺点距肝边缘距离大于2.5 cm[6],而又不靠近胆囊颈部,然后再对胆囊进行横向扫描,以保证穿刺点位于胆囊床横径的中央,这样就有利于防止胆漏的发生。②为防止出血,针道要避开肝内的血管。③为获得满意的引流效果,胆囊腔内置管长度要适宜,过长易形成导管扭曲、折叠,引起引流不畅或患者疼痛,过短易造成导管脱落,我们认为以4~6 cm为宜。同时导丝不用送得太长,送得过长会增加抽出时的难度,并妨碍猪尾巴管的观察,导丝在猪尾巴管没送入胆囊之前时呈清晰的条状强回声,当管送入后,由于管的遮挡,导丝的回声不再如以前清晰,我们可凭导丝回声的改变来确定猪尾巴管已安全送入胆囊。④抽吸胆汁及冲洗引流管因在极低的负压下进行,否则易将细小的结石吸入导管引起堵塞。⑤由于针道经过了一层较厚的肝组织再进入胆囊,拔管时一般不会发生胆漏,对肝硬化凝血机制较差者,拔管时可边退管边注入止血胶以防拔管出血[4]。
因此,我们认为PTGD可以迅速解除高龄高危患者急性胆囊炎引起的危急症状,避免因急诊手术引起的手术并发症,充分发挥超声微创技术创伤小、方便灵活、准确安全的优势,效果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田伏洲,石力,蔡忠红,等. PTGD在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6):333.
[2] 郑兴学,王冰,魏洪斌,等.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药物冲洗引流治疗老年性急性化脓性胆囊炎[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3,9(7):390.
[3] 施宝民摘,杨镇校. 经皮胆囊造瘘术在外科危重病人中的有效应用[J].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0,17(1):52.
[4] 孙育海,叶庆衡,杨永辉,等. 胆囊造瘘术治疗高龄化脓性胆囊炎36例报告[J]. 河北医药,2000,22(12):908.
[5] 张峰,林红军,王学浩,等. 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3,10(6):610.
[6] 王孝华. 胆囊床至肝缘距离的测量及其与胆囊介入超声的意义[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1,13(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