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对创伤性肝损伤的诊断
发表时间:2011-08-03 浏览次数:418次
作者:李学明 作者单位:方山县人民医院,山西 方山
【摘要】 目的:探讨创伤性肝损伤的声像图特征。方法:采用Rtfino超声诊断仪对38例肝损伤患者在不同时间进行超声检查。结果:38例患者中,B超诊断与手术证实34例,肝右叶实质内损伤伴腹腔积液16例,肝包膜下撕裂伤12例,包膜下血肿4例,死于粉碎性破裂合并其他脏器损伤且就诊时间长,腹腔出血量多2例,保守治疗2例,漏诊2例。结论:超声诊断肝损伤几乎不受条件限制,能及时做到准确诊断,检出率较高。
【关键词】 超声诊断,创伤性肝损伤,声像图特征
肝脏损伤是腹部脏器中较多见的脏器损伤之一。我院自2001年到2006年,经保守及手术治疗符合肝损伤者38例,均在伤后不同时间进行超声检查分析,诊断符合率91.5%。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肝损伤38例,均属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6岁~61岁,多以车祸就诊。就诊时间最短20 min左右,最长达1周,所有病例均有明显的腹部外伤史。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上腹痛,有些病例腹穿可抽出血性积液,部分患者有肋骨骨折并伴有烦躁、出冷汗等症状。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Rtfino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扇扫,患者一般取平卧位及右侧卧位,对肝脏及临近脏器作多切面扫查,并注意腹腔有无积液及积液多少,结合临床给予诊断。
2 检查结果
本组38例中,B超诊断与手术证实的34例,肝右叶实质内损伤伴有腹腔积液16例,肝包膜下撕裂伤12例,肝右叶包膜下血肿4例,死于粉碎性破裂及合并其他脏器损伤且就诊时间长,腹腔出血量多2例,保守治疗2例,漏诊2例,其余均痊愈出院。
根据创伤程度肝损伤分为两大类:肝破裂伤(肝包膜下撕裂伤、肝实质内损伤)、肝挫裂伤(包膜下血肿、实质内血肿)。其声像图特征如下。
肝破裂伤:多以外伤后腹痛就诊,一般裂伤在12 h之内,多指实质与包膜的同时损伤,声像图表现:肝右叶包膜连续性差,周围及其他部位可见局限性无回声区间或以不规则无回声,肝实质内回声不均匀,以高回声为主,形态欠规则,若损伤较重腹腔内可探及积液。
肝挫裂伤:多以外伤后腹痛就诊,主要伤及包膜下及实质内较深位置。声像图表现:肝右叶实质内局部回声增强,分布不均匀,边界不清晰,肝右后叶局限性隆起。在包膜与实质之间可见棱形、月芽形无回声区,改变体位不消失。如病变时间较长,声像图呈不规则的强回声及少许点状、条索状回声分布,血肿小的保守治疗,较大的手术治疗,以免发生自发性的破裂。
3 讨论
创伤性肝损伤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由各种原因引起,如车祸、高处坠落、锐器捅伤等,使人体脏器不同程度受到损伤,病情急可伴有多脏器损伤,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超声诊断的价值:几乎不受任何条件限制,无禁忌证;图像直观、简便、快速、准确、无创伤性、费用低;能及时得到准确诊断,准确判断损伤部位程度与范围,了解腹腔出血的情况,减少剖腹探查的盲目性。对较轻微的破裂伤可随时追踪观察病情进展情况,并指导临床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总之,超声是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能对术前定位、术后复查、随访观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保守治疗的患者,通过观察治愈提供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