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外科学其他》

创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30 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06-23  浏览次数:366次

   作者:付辛荣 作者单位: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山西 阳泉 045000

  【摘要】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规律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30 例创伤患者在创伤送医院即刻、24 h、72 h和7 d时分别做血液流变学检查,取多项指标动态监测得出4组检测结果,以检测机器储存的正常值做对照,并做统计学处理。其间所有患者均不使用影响血黏度药物。结果:取全血低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全血还原黏度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机体受到创伤后在多因素影响下,血流变呈规律性变化。近期内呈高黏滞状态,持续7 d以上,此期间血液呈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造成微循环障碍,可适当应用抗凝药,避免应用止血药物。

  【关键词】 创伤 血液流变学 微循环

  血液流变特性异常的表现为高黏滞综合征。机体遭遇创伤后引起的机体机能紊乱,则必然经过一个或数个血液流变特性指标变化,最终形成血液黏滞度高的阶段,所以血液流变因素的检查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和阐明创伤后机体、机能紊乱的发生机制,而且可以在尚无临床症状之前,在血液某些流变参数方面对创伤后可能产生的某些并发症提供一定预报性资料,因此创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对于创伤基础医学和创伤临床医学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针对30 例创伤患者,在创伤后对其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多项参数进行了动态观察分析,并以正常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对照,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 例均系2003年6月~2005年1月随机抽取的住院创伤患者,其中男23 例,女7 例,年龄8 岁~60 岁。创伤患者均有一处、多处骨折或严重的软组织损伤。

  1.2 方法 本组创伤患者在创伤即刻、24 h、72 h和7 d分别取血,用LBLN7旋转式锥板黏度仪和LBYNJ2四通道血小板聚集仪进行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的动态检测。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对照值取自该机器所储存的正常值。检查期间所有患者均不使用影响血黏度的药物。

  2 结 果

  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取决于血管、血浆、血细胞等诸多因素,根据测试结果,我们抽取了全血低切黏度、血小板聚积率、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全血还原黏度四项指标,经过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全血低切黏度在创伤后24 h内这一指标即开始升高,超过正常值后72 h达到高峰,7 d后逐渐恢复,接近正常值。血小板聚积率的变化,在创伤后72 h内患者平均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但在伤后72 h后开始升高,7 d左右达高峰,说明创伤对血小板表现为逐渐升高并持续7 d以上。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变化显示,整个过程均有明显升高,且超过正常值,形成一个双峰样改变,在创伤24 h后形成一个高峰,之后72 h有所下降,7 d左右又开始升高。全血还原黏度的变化显示,在我们观察的时间范围内呈持续上升变化,72 h达到一定高峰,7 d左右下降,接近正常水平。这一变化说明在创伤7 d内机体均处在一个高凝状态中,7 d左右逐渐恢复正常。

  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创伤后一段时间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与对照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

  3 讨 论

  根据结果分析可发现,创伤患者机体受到不同程度创伤后,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机体血液流变学变化逐渐形成高黏滞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恢复正常。这一过程,一方面反映机体在创伤刺激下为了防止出血,出现一种保护性应激反应,使血液黏滞度增大,血循环减慢,血小板黏附率增高,血栓形成,便于受伤部位止血,这一过程是机体积极的保护性反应的结果,同时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创伤后形成的高黏滞状态及其这种应激反应的程度增强,以致造成心、脑、肺及肢体的血栓形成,对创伤患者是极其有害的。

  通过我们对创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临床观察,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在临床创伤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并对临床创伤机制的研究和临床创伤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合并有血栓病、高血脂症、高血压、糖尿病、肺心病等高龄创伤患者,其创伤前血液流变学变化即为高黏滞状态[1],创伤后高黏滞状况进一步加重,使微循环障碍,进一步促使血栓形成或加重,因此我们建议对这些患者在血压正常的情况下,创伤后应早期开始进行一些降低血黏度的治疗,防止产生并发症。

  对创伤后循环不好肢体或断肢,断指再植术后的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容易发生再植危象[2]。我们认为通过对创伤后机体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研究,在临床上,对术后抗凝的治疗时限及药物应用的剂量变化提供了重要帮助,术前即应开始抗凝治疗。

  严重创伤患者,血容量的减低和血液的高黏滞状态,加重了机体的微循环障碍,为防止创伤后DIC和重要器官和肢体的血栓形成,抗休克的同时,我们认为应适当进行降低黏度的治疗。

  在临床治疗上,外科手术本身也可视为一种创伤。创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研究显示,对外科手术后患者的治疗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我们不提倡常规使用止血治疗,尤其对组织移植、器官移植、断指(肢)再造术后患者如何更好地应用抗凝药物,提高手术成功率,防止并发症,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总之,创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研究是一项较新、较为复杂的课题,通过我们研究证实机体创伤后确实在多项指标上显示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并持续7 d以上,逐渐恢复;提示我们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要慎用或不用止血药,适当或积极抗凝,减少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卢 丹,张起佑.高血压病血液流变学实验观察[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0(3):164~166.

  [2]赵风林,齐 勇.断指再植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变化[J].中国微循环,2004(4):59~6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