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创伤173例诊治体会
发表时间:2011-06-08 浏览次数:396次
腹部创伤173例诊治体会
作者: 尹丛 成赋斌
【关键词】 创伤外科
随着交通和工业的发展,创伤病人不但数量剧增,而且伤势严重,范围较广。就腹部创伤来说,我院1998~2002年10月收治腹部创伤病人173例。其中闭合性损伤146例,开放性损伤27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173例,男148例,女25例,年龄8~62岁,全部有外伤史。受伤后就诊时间多为1~3h。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腹痛表现,不同程度腹膜刺激征159例(91.9%),休克107例(61.8%),血色 素比正常下降129例(74.6%)。腹穿146例,共162次,阳性131例,阳性率89.7%。车祸伤96例,斗殴伤24例,坠落伤13例,锐器伤21例,枪伤6例。合并伤共有63例,其中四肢骨骨折32例,肋骨骨折11例(并血气胸4例),颅脑损伤32例(5例昏迷),骨盆骨折4例,腰椎骨折3例。
1.2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156例,非手术治疗17例。
术中所见:脾破裂68例,肝破裂33例,小肠破裂18例,结肠破裂11例,肠系膜撕裂9例,腹膜后血肿17例,胰腺损伤2例,胃破裂5例,肾破裂6例。
手术方式:脾切除43例,脾部分切除5例,脾修补16例,脾切除+脾片移植4例。肝修补27例,肝部分切除6例。小肠修补12例,小肠部分切除吻合6例。结肠修补7例,升结肠、横结肠部分切除共3例,乙状结肠、直肠修补+造瘘1例。肠系膜撕裂止血、修补9例。胰腺修补+引流2例。胃破裂修补5例。肾切除2例,肾修补4例。
2 结果
治愈165例,死亡8例,死亡率4.62%。死亡原因:严重脑外伤3例,严重失血性休克4例,ARDS1例。
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9例,早期肠粘连梗阻2例,肠瘘1例,盆腔脓肿1例,肺部感染3例,应激性溃疡出血3例。
3 讨论
3.1 重视腹部损伤诊断 接诊多发伤病人时,要认真询问病史,仔细检查,多数病例诊断不难。对疑有腹部脏器伤时,应首先行腹腔穿刺。如病情允许,生命体征平稳时可选择性地辅以X线、B超或CT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明确具体脏器的损伤,但不要过分要求。本组有3例,其中肝破裂2例,脾破裂1例。因行辅助检查,耽误抢救时间,致病人严重失血,休克时间长,而导致抢救无效死亡。特别是对昏迷、脊柱骨折截瘫病人,常缺乏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易忽视腹部损伤而漏诊。腹腔穿刺适应于闭合性腹部创伤怀疑有腔内出血或空腔脏器穿孔者,方法简便、快速、经济、安全,准确率达90%以上 [1] 。本组腹穿阳性率89.7%。腹穿要注意假阳性存在,特别是腹膜后面肝病人,常出现假阳性。为了排除假阳性,腹穿应在多部位,反复进行穿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手术探查。对上腹部受伤者,且时间短,症状体征轻,要警惕肝、脾包膜下出血,应行B超、CT等检查或住院观察,必要时还可行腹腔镜检查治疗。不应在门诊作一般处理后,让病人离开,否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3.2 常发脏器损伤治疗
3.2.1 手术时机 手术以抢救生命为目的,以快速、简单、安全为原则。对开放性损伤,一般应尽早剖腹探查。对闭合性损伤,一旦决定手术,应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术前准备。特别是实质性器官破裂出血,出血量大,不应过分强调术前准备,应边抗休克边手术。
3.2.2 实质器官 实质器官损伤以出血为主。本组损伤最多的器官为脾脏,占39.3%。次之为肝脏,占19%。脾破裂时施行何种手术,应以救命第一,保器官第二为原则。根据病人全身情况,脾破裂程度,医生经验及技术水平而定。因脾脏脆弱,破裂后不易止血、缝合,既往常行脾切除术。脾切除后会引起免疫功能低下,出现肺部感染,凶险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现主张尽可能行保脾手术,特别是儿童。本组5例,治疗时应注意:(1)血压正常或一过性休克,经输液后血压回升正常平稳;(2)血红细胞、血色素,红细胞压积下降不明显;(3)B超示脾破裂范围小,腹腔积液少;(4)排除合并腹腔其它脏器损伤;(5)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每天复查B超、血红细胞、血色素及红细胞压积。肝脏损伤应彻底清创,降低坏死并发感染的发生率,充分结扎创面血管和胆管,防止出血及胆瘘。缝合创面应尽量穿过裂伤基底部,防止死腔形成。本组以肝修补为主要术式,一般不宜规则性肝叶切除,尽量保留正常肝脏。
3.2.3 空腔脏器 小肠破裂一般行修补术,损伤范围较大,宜行肠部分切除吻合术。结肠损伤行何种手术(Ⅰ期、Ⅱ期),对受伤时间短,在6h以内,腹腔污染轻,无休克者,右半结肠可行I期修补或切除吻合。左半结肠损伤较小时,也可行I期修补。I期切除时,术中行近端肠腔灌洗,远端将大便挤出肛门,确保上空、下通。否则行Ⅱ期手术(肠造瘘)。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上册.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