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关节骨外固定器弹性固定治疗胫骨下端开放性骨折
发表时间:2010-08-23 浏览次数:365次
作者:叶康铭,刘文舟,李英昌,王强
【关键词】 ,胫骨下端
胫骨下端骨折,特别是粉碎性骨折治疗十分棘手,若处理不妥可出现小腿局部皮肤坏死、创口感染、骨外露、骨髓炎、关节炎、骨折延迟愈合、骨折不愈合、骨缺损等不良后果。自1996年5月~2005年5月,笔者采用双边骨外固定器超关节弹性固定治疗胫骨下端开放性骨折,有其独特的特点,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2例患者,男62例,女20例,年龄20~48岁,平均32岁,78例为Ⅱ~Ⅲ度开放性骨折,4例为Ⅰ度开放性骨折,左胫腓骨骨折33例,右胫腓骨骨折40例,双侧胫腓骨9例,合并全身多处骨折23例。
1.2 操作方法 (1)硬膜外阻滞后,常规消毒、清创、铺巾。(2)骨折复位:复位方法,直视下复位,不剥离骨外膜,在操作中一定要先复位后穿针,因为如果先穿针后复位,可因针已将软组织与骨连接,引起复位困难或复位后对软组织形成牵张力。(3)穿针:在胫骨内侧穿针处切开皮肤0.5cm,近端穿2根斯氏针(直径=3.5mm)。在距骨、跟骨平行穿2根斯氏针,穿针点应距骨折线或关节面≥2cm,但骨折线两侧穿针点不宜太远,穿针时尽量使骨折段的各针处于同一冠状平面,以便安装骨外固定器。(4)固定:将骨折端进一步整复至骨折段对位对线满意后牵引力下连接骨外固定架上(即弹性固定),固定时可用矫形垫调整钢针前后或倾斜偏离。(5)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抬高患肢,针孔常规消毒。
1.3 治疗效果 本组82例平均住院16天,骨外固定术后X线片显示对位对线好,术后即可进行膝关节伸屈活动,3周后可扶拐下地带外固定器练习行走,4~6个月后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正常,无1例合并严重针孔感染及骨髓炎,无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及针孔折断、针道骨折等并发症。采用陆宸照评判标准,优62例,良14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92.7%。
2 讨论
胫骨下端骨折治疗较复杂,内固定较困难。破坏血供、切开关节囊或韧带是其缺点,牵引需长期卧床,复位效果不确切,给患者、家属、医护人员带来很多问题,石膏外固定也不一定确切,不能进行牵伸复位,换药极不方便。超关节弹性外固定,治疗胫骨下端骨折,可以克服上述各种方面的缺点,其优点是:(1)复位较好,固定可靠;(2)不继续破坏骨折处的血供;(3)可早期下床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4)有利于换药及处理。超关节骨外固定器弹性外固定治疗胫骨下端骨折的缺点是需固定一个关节。带架下床活动,患肢可适当负重,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笔者观察,固定4~6个月后拆除骨外固定器后进行踝关节功能锻炼,大部分可恢复正常。
作者单位: 432900 湖北孝感,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二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