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外科学其他》

外伤性小肠破裂诊治体会

发表时间:2010-08-20  浏览次数:335次

  作者:郑宏伟

  【关键词】 小肠

  小肠所占腹腔面积最大,在腹部闭合伤中占脏器损伤的第3位,空腔脏器损伤第一位。我院自1991年2月~2003年11月共收治闭合性腹部损伤387例,其中伴小肠破裂的135例,占34.9%。介绍有关资料及临床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35例,男98例,女37例;年龄6~71岁,平均36.2岁。

  1.2 受伤机制 撞击伤71例,坠落伤46例,挤压伤18例。

  1.3 损伤部位 十二指肠伤6例,空肠破裂53例,回肠破裂76例;一处肠管破裂106例,两处以上损伤29例。

  1.4 诊断性腹穿 本组全部行腹穿检查,首穿阳性95例,复穿阳性19例,总阳性率84.4%。

  1.5 术式 单纯缝合修补96例,肠管部分切除端-端吻合35例,十二指肠端端吻合+胃空肠吻合1例,十二指肠修补+空肠造瘘2例。十二指肠修补+十二指肠憩室化1例。

  2 结果

  术后并发肠瘘1例,腹腔感染6例。治愈133例,死亡2例(1.5%)。

  3 讨论

  3.1 诊断 早期确诊损伤存在,将为手术治疗争取时间,减轻手术难度,提高治疗效果。依据体检、腹穿等检查多能早期确诊,主要有以下几点。

  3.1.1 腹痛及典型的腹膜炎体征 对于小肠破口大或近端小肠破裂者,肠液漏出多,化学刺激性大,从而体征出现早的病例不难早期诊断;而对于裂孔小的,因伤后肠痉挛、黏膜外翻,肠内容物、大网膜或血块填塞,肠液漏出少,或远端肠破裂内容物刺激性小,症状、体征进展慢的,则早期诊断困难,应引起重视,严密动态观测病情,结合腹穿等检查确诊。

  3.1.2 腹膜腔穿刺 腹穿的阳性率高,简单易行,能快速提供诊断依据,并能为手术切口选择提供参考,是早期确诊的重要措施之一。笔者体会提高穿刺阳性率的方法为:穿刺前据受伤部位选择左、右下腹部穿刺点,向同侧侧卧3~5min后,以注射器接9号针头快速刺入腹腔,保持注射器内负压向腹腔深部缓慢进针,抽吸如未获血或积液但高度怀疑肠管损伤时,可更换体位,改变穿刺部位、角度、深度,反复多次穿刺或动态观察,待时重复穿次,多能取得阳性结果。

  3.1.3 X线检查 X线腹透膈下游离气体,对腹部空腔脏器损伤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小肠破裂处多水肿、黏膜外翻,加之损伤时肠内积气少,故而此项检查在肠破裂诊断中常出现阴性结果,本组腹透阳性率19.2%。但此法简单快捷,仍可作为基层医院常规检查项目。

  3.1.4 腹部检查 对于多发伤患者,因骨折、气胸等并发伤的干扰,特别是颅脑损伤等意识障碍患者,常忽视腹部检查导致漏诊。我们主张对外伤昏迷或受伤机制不详的病例,常规行腹腔穿刺等腹部检查,从而减少腹腔脏器损伤的遗漏。

  3.2 治疗 小肠破裂预后的好坏,取决于及早、合理的治疗。原则上对确有腹内脏器损伤者应尽快准备,及时手术。术前尽量纠正休克、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术中遵循尽量保留健康肠管、能修补则修补的原则,但对于周径损伤2/3以上、肠管短距离内多处穿孔,修补后可能致血运障碍或肠腔狭窄者,或肠管有系膜损伤影响血运者,均应果断地行肠段切除端端吻合术,以减少肠瘘、肠梗阻等并发症。对肠管应仔细全面的探查,减少遗漏,对肠管浆肌层损伤严重而无破裂者,亦应行浆肌层缝合修补,避免组织延迟坏死、穿孔。

  十二指肠损伤系小肠损伤的特殊类型。由于解剖上的特点,术前诊断困难,手术探查是确诊的主要手段。本组3例均于术中确诊。腹膜外部分十二指肠损伤不易早期诊断,故对闭合伤尤其右上腹伤伴迟发性腹膜炎者,要高度警惕十二指肠损伤的可能,术中应详细探查。若发现右上腹膜后血肿、气肿或有胆汁浸润者,一定打开后腹膜进行探查,不能满足于其他部位已有发现而造成遗漏。

  十二指肠位置固定,袢区无浆膜保护,肠壁血运差,且伤后组织水肿、肠蠕动排空能力降低,消化液的积聚致肠道内压力增高,术后极易发生十二指肠瘘、胰瘘等并发症。故而术式的正确选择对创口早期愈合极为重要。我们体会应根据损伤部位、程度和全身状况决定手术方式:腹膜内部分十二指肠损伤与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相似,一期修补、吻合效果确切;腹膜后十二指肠段破裂原则上不能施行单纯修补术,可在修补的基础上加有效的引流或转流术。

  作者单位: 452371 河南郑州,郑州矿务局总医院外三科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