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外科学其他》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钻孔引流治疗102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0-08-20  浏览次数:340次

  作者:马春华

  【关键词】 外伤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传统的治疗观念以骨瓣开颅行血肿清除为主。2002年1月~2005年1月我院行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102例,占同期手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的60%,对钻孔引流术的可行性和适应范围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2例患者中男90例,女12例,年龄6~72岁,平均40岁。受伤原因:车祸80例,打击伤12例,坠落伤10例。就诊时间均于伤后48h内就诊,并行头颅CT检查确诊。临床表现:头痛102例,呕吐37例,一侧肢体无力40例,偏身麻木20例,癫痫小发作3例;原发昏迷95例,80例≤30min,15例为30~150min;头痛进行性加重38例。就诊时GCS评分9~12分20例,13~15分82例。运动性失语2例,混合性失语1例。

  头颅CT:血肿位于额叶39例,颞叶4例,额顶18例,顶枕叶8例,颞顶后32例,骑跨幕上下血肿1例;血肿量30~90ml,12例为复查头颅CT发现血肿明显增大。

  1.2 治疗方法 (1) 手术时间:12~24h 34例,24~48h 68例。(2)手术方法:备皮后CT机定位,标记出血肿在体表的投影及其最厚点。采用基础麻醉,于最厚点与血肿边缘之间做3cm的直切口,但要避开骨折线,牵开头皮,颅骨钻孔,用吸引器紧贴颅骨内板,小心吸出血肿4~5ml,如有新鲜出血用双极电凝止血或止血纱布填塞止血,置入内径为5mm尖端带有1~2个侧孔的引流管1根,缝合固定引流管。(3)术后处理:术后2~4h自引流管注入含4万u尿激酶的生理盐水2~3ml,夹闭2~3h,每天2~3次,清除剩余血肿。术后密切观察症状、体征变化,如有明显的高颅压症状,随时放开引流管。(4)辅助治疗:抗炎、止血、脱水、激素、防止并发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其他支持治疗。

  2 结果

  98例治疗成功,血肿完全清除1天16例,2天56例,3天30例,均治愈。术后4例有脑疝迹象,改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1例(合并语言中枢脑内血肿所致)。本组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随着CT在基层医院的普及,所有的颅脑外伤都能够通过头颅CT检查得到确定诊断。并能通过CT检查,动态观察血肿量的变化和血肿的精确定位,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是否需要手术的一些客观依据。传统观念认为幕上血肿>40ml或幕下血肿>10ml、脑室、脑池明显受压、中线结构明显偏移>1cm需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但随着神经外科的发展,微创手术已取代了部分骨瓣开颅。通过本组病例分析,笔者认为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钻孔引流治疗的适应证有:(1)血肿位于颞后、顶枕或额前部者,出血来源于骨折处硬膜剥离或板障者;(2)意识清楚或嗜睡,无颞叶沟回疝的早期表现,瞳孔对光反射及眼球运动正常,肢体运动障碍限于血肿压迫所致的单侧轻度障碍;(3)额颞部血肿特别是以颞部血肿为主者,血肿应<50ml,无早期颞叶沟回疝表现。禁忌证:(1)翼点处骨折致脑膜中动脉主干或其分支近端出血;(2)任何部位及血肿量的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已出现颞叶沟回疝或枕骨大孔疝表现者;(3)CT显示血肿大,合并较重脑挫伤及脑水肿,中线严重偏移者。总之,各种手术方式均应掌握,灵活运用,不要盲目追求微创而延误病情,甚至死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作者单位: 154211 黑龙江萝北,宝泉岭分局中心医院脑外科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