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内科》

不同剂量尿激酶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发表时间:2012-02-01  浏览次数:462次

  作者:席绪明,何秋鸿,冯盛  作者单位:四川,阆中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尿激酶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发病2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尿激酶 (U K) 50000U/d,对照组用1 500 000 U/d,静脉滴注,连用3d。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并发脑出血发生1例,对照组为4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应用UK 50000U/d× 3d进行急性脑梗死溶栓效果优于1 500 000 U/d× 3d。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近年来,随着对急性脑梗死病理过程及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在CI发病24h内,在缺血的脑组织坏死之前及时溶解血栓,恢复梗死区的血液供应是治疗CI的最佳方法[1]。尿激酶(urokinase,UK)是人血液中的尿激酶原在部分降解后从尿液中排出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为血纤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可将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UK被广泛用于CI的溶栓治疗,但在具体疗效、用药剂量及并发症的处理方面目前尚无统一标准[2-3]。我们观察了不同剂量UK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2月~2010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2~70岁,平均(56.4±10.5)岁。病例入选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2)发病时间在24h内;(3)近期无手术、出血史,未用过抗凝剂、血小板抑制剂;(4)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证实,排除脑出血;(5)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的出凝血障碍,无严重全身的并发症。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出血时间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常规口服肠溶阿斯匹林75mg,1次/d,给予自由基清除剂、钙拮抗剂、脑保护剂、血小板抑制剂、抗凝剂及20%甘露醇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用尿激酶 (U K) 50 000 U/d,对照组用1 500 000 U/d,加入生理盐水200 ml静脉滴注,连用3d。

  1.3 疗效判定标准

  在溶栓治疗后24h,进行疗效判定。(1)显效:溶栓治疗后, 24h内患者病情迅速得到缓解,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分,病残程度0级,脑超声多普勒(TCD)显示病变血管再通或血流明显增加,发病24h后复查头部CT无梗死灶及并发颅内出血。(2)有效:溶栓后24h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9分,较溶栓前减少8~20分,TCD显示相应狭窄血管血流增加,头部CT显示有较小低密度改变。(3)无效:溶栓后24h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不足8分,TCD显示狭窄血管无变化,头部CT显示有明显低密度灶出现。(4)恶化:溶栓后24h内临床症状明显加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9分或更多,头部CT显示有血灶出现。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经χ2检验,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表1 两组疗效的比较

  2.2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观察组发生脑出血1例,对照组发生4例,停用抗凝剂和脱水剂治疗3个月后均达到临床治愈。观察组发生全身出血4例,对照组出现8例,表现为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淤血、上消化道出血。对上消化道出血都输入新鲜全血并进行相应处理,出血停止;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淤血未行特殊处理好转。

  3 讨 论

  脑梗死好发者为50~60岁以上的人群,常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风心病冠心病或糖尿病,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的患者,约25%的患者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起病前多有前驱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短暂性肢体麻木、无力。起病一 般较缓慢患者多在安静和睡眠中起病多数患者症状经几小时甚至1~3d病情达到高峰。20世纪80年代以来,半暗带学说逐步得到认可,半暗带指局灶性坏死区周围存在着可逆性损伤区域,具有动态的病理生理过程,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目标多是抢救半暗带。溶栓疗法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根本性治疗方法。溶栓越早进行,临床效果越好。血栓形成时间<6h者治疗效果最佳,>3d者效果显著下降。一般认为6h内是溶栓的时间窗,最好是3h内[4]。

  尿激酶是目前脑梗死静脉溶栓的临床常用药物,但用药剂量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从200 000~2 000 000 U不等。因尿激酶有抗凝溶栓,大剂量特别是在超过溶栓治疗时间窗以后给药,容易导致出血。本组资料显示,尿激酶大剂量组发生出血的概率高于小剂量组,临床疗效也低于小剂量组。我们认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有效方法,疗效肯定且比较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石贵江,黄修平,邱承毅.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5例临床观察[J]. 贵州医药,2010,34(9):799-800.

  [2] Hnggi D, Steiger HJ.The influence of cisternal and ventricular lavage on cerebral vasospasm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nalysis of effectiveness[J].Acta Neurochir Suppl,2011,110(2):95-98.

  [3] 王英才,刘喜梅.多靶点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及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8例疗效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25-26.

  [4] Ghosh AK, Bradham WS, Gleaves LA,et al.Genetic deficiency of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promotes cardiac fibrosis in aged mice: involvement of constitutive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signaling and end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J].Circulation,2010 ,122(12):1200-120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