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例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12-16 浏览次数:441次
作者:王晓敏 作者单位: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孝感 432000
【摘要】 目的:探讨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病原因。方法:对本院2001年4月至2006年4月间684份卒中病例中47例癫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卒中后癫痫发生率为6.87%,其中早发性癫痫63.83%(30/47),迟发性癫痫36.17%(17/47);病变位于皮质导致癫痫34例,占72.34%,皮质下13例,占27.66%。结论:卒中后癫痫在性别上没有差异,早发性癫痫多于迟发性癫痫,卒中皮质损伤更易导致癫痫。
【关键词】 卒中,癫痫,回顾性分析
在我国脑血管发病率很高,估计每年有150万到200万新发脑卒中患者[1],而卒中后癫痫在国内的发生率大约为8.7%(3.6%~2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脑血管病患者基数增加,卒中后癫痫患者例数也逐渐增加。本研究通过对本院5年来47例卒中后癫痫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684例脑卒中患者中,男397例,女287例,其中脑出血294例,脑梗死36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卒中后癫痫47例(6. 87 %),其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39岁~78岁,平均年龄65.7岁,≥60岁患者32例,占68.09%。
1.2 诊断标准 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参照符合1995 年中华医学会第4 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修订标准[2]首次发病的患者,并全部经头部CT或MRI证实。卒中后癫痫的诊断标准与分类标准:凡在首次脑卒中后即刻或住院期间及出院随访期内出现≥2次痫性发作,且除外其他任何原因所致的痫性发作均可诊断;分为卒中2周内癫痫发作和卒中2周后癫痫发作,发作类型按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分类法划分。
1.3 方法 对684例脑卒中的住院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并通过门诊或其他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48个月,将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2 结果
2.1 卒中后癫痫的首发时间 47例卒中后癫痫患者中,30例在2周内出现癫痫发作,占63.83%。17例在2周后癫痫发作,占36.17%。早发性癫痫发作患者中,脑出血患者有17例,占56.67%;脑梗死患者11例,占36.67%;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例,占6.67%。迟发性癫痫发作患者中,脑出血患者4例,占23.53%;脑梗死患者13例,占76.47%。在47例患者中,男性发生率为6.55%(26例),女性为7.31%(21例),两者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卒中后癫痫的卒中类型及病灶位置 47例卒中后癫痫患者中,脑出血患者21例,占卒中后癫痫患者的44.68%,占脑出血人数的7.14%;脑梗死患者24例,占卒中后癫痫患者的51.06%,占脑梗死人数的6.54%;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例,占卒中后癫痫患者的4.26%,占蛛网膜下腔出血人数的8.70%。额叶7例,颞叶16例,顶叶11例,内囊基底节区9例,蛛网膜下腔2例,其他2例,位于皮质为34例,占72.34%,皮质下13例,占27.66%。
2.3 卒中后癫痫发作类型 47例卒中后癫痫患者中,25例(53.19%)为单纯部分性发作,9例(19.15%)为单纯发作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10例(21.28%)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3例(6.38%)为癫痫持续状态。
2.4 脑电图检查 47例中45例行脑电图检查,其中7例脑电图无异常。38例(84.45%)异常脑电图中有33例出现棘波、棘慢波、局灶异常波。5例广泛中度异常,表现为弥漫性慢波活动上有局灶性Q波和δ波。
2.5 治疗与预后 所有47例患者均在卒中后使用抗癫痫药物干预,早发性癫痫中,11例为首发症状,其中32例使用单一抗癫痫药物治疗1年后,逐渐停药,未再发作;11例仍需长期用药缓解病情;3例需联合用药控制癫痫症状;2例因再次脑出血和肺部感染死亡,本组病死率为4.26%。
3 讨论
目前研究认为[3],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出血性后发作是由于激发脑血管痉挛,血液成分以及其代谢产物的刺激,脑水肿使大脑皮质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引发大量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缺血性疾病是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钠泵衰竭,钠离子大量进入神经细胞,使细胞膜的稳定性发生变化,出现过度除极。迟发性癫痫的发作是由于血红蛋白、血清铁及铁蛋白、神经元变性、胶质增生、卒中囊等的刺激引发。卒中产生的脑局部病理生理变化是癫痫发生的基础。不论是出血性造成的对周围组织的挤压,还是缺血性造成的阻塞血管范围的供血中断,其对脑组织造成的损害类似,即先后出现肿胀、软化、液化及囊肿形成;镜下神经细胞浆变淡、胞界模糊、核深染固缩、尼氏小体消失;白质脱髓鞘,继而出现网眼状结构,甚至囊肿形成、格子细胞出现等。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率,国内外研究结果各异,综合1994年至2003年47份报道5 000余例脑卒中患者痫性发作和癫痫的发生率平均8.7%(3.6%~20%),而国外研究认为卒中后癫痫的最终发病率在4%左右[4]。差别可能的主要原因有几点:一是,由于国内外种族和饮食结构的不同导致卒中的发病率不同,从而影响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率;二是,国内外研究卒中后癫痫的方法不同,国外偏重于研究卒中后痫性发作和癫痫,并将二者分为两个问题来探讨,国内偏重于探讨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率;三是,国外研究以前瞻性研究为主,范围以街区或城市的前瞻性研究,而国内研究则主要以院内资料的回顾性研究,主要是以医院为核心的层级单位的回顾;四是,国内外随访时间的不同,导致部分病例记录的不完整、不真实。另外,围绕卒中后痫性发作和癫痫中使用抗癫痫药物的研究[5]一直是卒中后痫性发作和癫痫的热点问题,主要体现在抗癫痫药物的选择、抗癫痫药物使用时间以及抗癫痫药物与卒中溶栓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的相互作用上。抗癫痫药物的选择一直是癫痫专家们头痛的问题,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癫痫,其用药的时间一般在2年以上,药物的耐受作用和长期用药的副作用均会影响癫痫的治疗,而卒中后的痫性发作和癫痫的用药选择更加复杂,主要原因是抗癫痫药物有可能会与卒中药物产生交互作用,影响患者卒中后大脑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王文志.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及预防[J].中国乡村医药,2001,8(5):67.
[2]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 沈鼎列.临床癫痫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071.
[4] Olsen TS. Poststroke epilepsy[R]. Curr Atheroscler RepCurrent atherosclerosis reports JT,2001:340344.
[5] Philippe R, Alexandra M, Norbert N. Optimizing therapy of seizures in stroke patients[R]. Neurology,2006,6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