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例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1-12-16 浏览次数:461次
作者:刘宝堂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医院,陕西 汉中 724300
【摘要】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的病因问题。方法:回顾性调查56例青年脑卒中病历资料,归纳统计病因及危险致病因素。结果:青年脑卒中最主要的病因是高血压、颅脑血管发育异常。其他病因如烟雾病等较为少见,1例患者病因不明。结论:青年患者应重视不明原因的头痛、偏头疼及癫痫等症状,对高血压、颅脑血管发育异常及早诊断和治疗,避免青年脑卒中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青年,脑卒中,病因
脑卒中(Stroke)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难治性疾病。近年来青年脑卒中患者有增加的趋势,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使脑卒中已成危害青年人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严重疾病。结合本院56例临床病例,对青年脑卒中的病因进行了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2005年4月~2009年4月收治的56例青年脑卒中患者。其中男39例,女14例,年龄9~35岁,平均22岁。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静脉窦血栓形成等。其中缺血性卒中15例(26.79%),出血性卒中31例(55.36%),静脉血栓形成6例(10.71%)。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而且均经头颅CT、MRI或DSA证实为脑卒中或脑血管病变。
1.2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56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归纳统计病因及危险致病因素。
2 结果
2.1 青年脑卒中临床表现:性别特点。本组56例患者中,男39例(69.64%),女14例(25%),男性患者发病比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
2.2 脑卒中类型特点:脑卒中分为出血性、缺血性、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四种。本组患者中出血性卒中31例,主要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卒中15例,主要为脑梗死及静脉窦血栓形成。高血压脑病6例,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颅脑血管发育异常3例,主要为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不明原因1例。调查结果显示出血性卒(55.36%)中多于缺血性卒中(26.79%)。症状和体征表现。发病突然,多有诱因,除1例患者发病前既有脑血管畸形病史外,其他患者既往体健,发病后通过检查才发现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潜在危险因素。患者全脑症状较重,如头痛、恶心、呕吐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等体征明显,部分患者因损伤到颈内动脉而致面瘫、偏瘫。椎基底动脉损伤致小脑性共济失调、吞咽困难、交叉性运动感觉障碍等。
3 讨论
脑血管畸形属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发育异常,包括动静脉畸形(AVM)、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静脉畸形、血管曲张等类型。脑血管畸形以脑动静脉畸形最多见,是多个动脉与静脉纠结形成的复杂血管团,是青年人出血性卒中的最主要的原因。原因是畸形的动脉肌层不完整,动脉与静脉间没有毛细血管床,因而容易破裂导致出血性卒中的发生。此外,患者由于先天性原因导致的颅内动脉缺如、颅内动脉狭窄、动脉发育不良等脑血管畸形,则易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当患者患有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时,易引起颅内动脉狭窄,而发生缺血性卒中。当患者患有高血压脑病时,高血压也能引发动脉硬化,原因是血压过高影响脑部血管,造成血管发生透明样变形成微血栓或动脉瘤。因动脉瘤破裂出血而致青年出血性脑卒中。
动脉炎是由于链球菌、结核菌、病毒等感染或自身免疫系统原因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血管纤维素样变及透明样变、血管内皮增生致使血管狭窄或闭塞,最终引起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血管系统有破裂倾向的局灶性病理扩张, 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
毛细血管扩张和曲张的情况较为少见,是由扩张或曲张的毛细血管组成,管壁缺乏弹力层和肌层,易发生出血。
栓塞性血管病是因栓子阻塞脑血管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病因来自心源性和非心源性两个方面:心源性因素常见有心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脏手术、先天性心脏病等;非心源性病因为颅外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斑块脱落引发栓塞,心脏附壁栓子脱落或由于脂肪滴、空气、肿瘤细胞等栓塞脑血管而致青年脑卒中的发生。
青年患者应重视不明原因的头痛、长期偏头疼、癫痫等症状,对高血压、心脏病、颅脑血管发育异常加强防范并及早诊断和治疗。青年人还应注意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少吸烟、少喝酒,注意饮食习惯,预防并降低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机率,从而避免青年脑脑卒中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尹 琳,殷卓琳,刘志强,等.青年脑卒中的病因探讨[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2008,6(10):124.
2 姜备海,李 颖.青年脑卒中366例临床与病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6(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