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肋软骨移植治疗颈部气管瘘9例报告
发表时间:2009-08-20 浏览次数:1226次
作者:闫保星 贾代杰 作者单位:450000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摘要】 目的:探讨治疗颈部气管瘘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自体肋软骨移植术分两期对瘘口直径1.1~2.0cm的9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恢复经鼻自然呼吸,颈部瘘口封闭好,全部病例均无明显畸形及并发症。结论:该方法可恢复气管前壁缺损处的弹性支架,符合气管的解剖及生理要求,避免了管腔狭窄,以皮肤作内面,解决了内膜的问题,操作难度小。
【关键词】 肋软骨 气管 瘘口 移植术
颈部气管瘘口[1]多见于气管切开术后戴管时间较久者。我院自1996年12年间行气管切开术878例,发生气管瘘管17例,其中8例瘘口直径<1.0cm者行搔刮后牵拉固定或缝合而愈,其余9例均以自体助软骨移植术修复气管瘘管,术后均恢复经鼻自然呼吸,收到良好效果。
临床资料
9例患者中,男7例,女2例;年龄28~74岁;带气管套管时间3个月~2.6年,平均1.4年;均符合拔管条件,拔管后均经凡士林纱条填充及蝶形胶布牵拉固定等处理而瘘口不愈合。瘘管口呈圆形或椭圆性,直径1.1~2.0cm,平均1.4cm,瘘口周围不同程度瘢痕。气管切开的原因分别为脑外伤、脑血管意外、一氧化碳中毒及颈段气管外伤,其中呈植物生存状态者2例。
治疗方法:选择瘘管口周围无感染时进行手术。在局麻下分二期手术。第一期为肋软骨移植术,根据瘘管口的形状及大小,在瘘管口右侧下方作一切口,向上分离皮下组织形成一囊状移植床,注意不能穿破瘘口缘;再在右胸部第7、8肋软骨及其融合部切取一块略大于瘘口的软骨瓣,其厚度以3~4mm为宜,软骨片稍有弧度,埋植时凹面向上,缝合切口后局部略加压,应用抗生素治疗1周。第二期手术于2个月后施行,将埋植的肋软骨瓣翻向气管瘘口进行修复;即沿埋植的软骨右侧缘稍外,围绕软骨作“C”形皮肤切口至瘘口右缘,分离出软骨瓣的内侧面,其上已覆有结缔组织,软骨片略有吸收,将软骨及其表面的皮肤向左翻盖于瘘口,同时将瘘口左侧缘也作反“C”形切开,稍加分离并切除部分瘢痕后与软骨周边皮缘对位缝合;创面皮缘则上下稍作皮下潜行分离拉拢缝合,术后嘱患者勿用力及咳嗽,应用抗生素1周。
结 果
本组9例两期手术均呈一期愈合,未发生移植软骨坏死排出;二期术后患者均恢复经鼻正常呼吸,部分患者发声功能改善,颈前部无吸气性凹陷及明显脐形瘢痕等畸形。均经6个月以上随诊,未见有呼吸困难发生。
讨 论
颈部气管瘘也称气管瘘管[2]或气管皮肤瘘口[3],为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较低,见于气管切开术后长期带管者,伤口长期感染或套管放置时间太久,伤口周围皮肤沿套管向内生长进入气管而形成。我们认为也可能与气管前壁软骨祛除过多或软骨受套管长期压迫部分坏死有关。瘘口长期不愈易引起气道感染,给护理带来许多麻烦;同时也影响发音,并给患者造成心理及精神负担。瘘管口较小时以30%硝酸银烧灼造成新创面,经蝶形胶布牵拉多可愈合;瘘口较大时则需手术修复,若单用皮肤或肌皮瓣修复,由于气管前壁软骨缺损较多,支撑力不够而发生吸气时软组织凹陷,影响呼吸。本组病例以自体肋软骨移植术修复气管瘘口,可恢复气管前壁缺损处的弹性支架,符合气管的解剖及生理要求,避免了管腔狭窄,以皮肤作内面,解决了内膜的问题,术后患者均恢复经鼻正常呼吸,未发生软骨坏死排出,同时也兼顾了美容,取得满意效果。在埋植软骨瓣时应避免损伤瘘口边缘,否则易致软骨感染坏死。
【参考文献】 1 董明敏,董雪蕾,谢卫民.董民声临床经验汇集.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78.
2 姜泗长.手术学全集耳鼻咽喉科卷.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486.
3 萧轼之,邹宜昌.耳鼻咽喉科学手术并发症及意外.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