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牙源性皮肤瘘32例临床治疗与分析
发表时间:2009-07-01 浏览次数:767次
作者:李雪嫒
【关键词】 根尖周炎
慢性根尖周炎导致病灶牙根尖部唇颊侧或舌腭侧黏膜瘘管为口腔门诊常见病[1],而导致颜面部皮肤瘘不多见。由于瘘道部位与病源牙相隔一定距离,患者往往无明显牙痛史或不知情,导致误诊、误治、延误治疗时有发生,因而病情反复发作,常造成颜面部疤痕或畸形。笔者就近6年来本科诊治32例牙源性皮瘘形成病因及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1998~2004年接诊32例患者,男24例,女8例;年龄17~64岁;病程2个月~8年。瘘管分布:面颊瘘6例,鼻背旁瘘2例,颏部7例,下颌下缘4例,下颌体中部13例。病源牙情况:下前牙龋坏重度磨损,楔状缺损12例,下颌第三磨牙阻生5例,下颌第一磨牙龋坏残冠隐裂,双尖牙畸形中央尖13例,上颌尖牙坏死变色2例。
1.2 治疗方法 对下颌智齿冠周炎引起的下颌角下缘瘘,采取拔除阻生齿,瘘管自然愈合。对病灶牙松动度<Ⅰ°,X线片检查根尖少许阴影,瘘口无肉芽组织增生者,采用根管治疗加瘘管搔刮。对病灶牙松动度>Ⅰ°,牙体有严重龋坏,楔状缺损隐裂者,X线片示根尖有明显阴影,但瘘道不明显,采用拔除病灶牙加瘘管搔刮。对病灶牙松动度<Ⅰ°,X线片检查根尖少许阴影,但有明显瘘道,瘘道质地硬,瘘口有肉芽组织增生者采用根管治疗加瘘道切除术。对病灶牙松动度>Ⅰ°,牙体严重楔缺,隐裂龋坏,X线片示:根尖明显阴影,采用病灶牙拔除加瘘道切除。
2 结果
2.1 评定标准 痊愈:治疗后皮瘘愈合,半年内无复发。有效:皮瘘仍偶有少许脓性液,但无胀痛感。无效:症状虽减轻,但皮瘘仍未愈或假性愈合,挤压有分泌物外溢,局部组织有红肿胀痛,瘘口有肉芽组织增生。
2.2 治疗结果 治疗方法及疗效详见表1,痊愈28例占87.5%,有效2例占6.25%,无效2例占6.25%。
表1 治疗方法及疗效判定(略)
3 讨论 循瘘寻源是治疗的根本所在。口腔颌面部的皮瘘原因很多,除了牙源性病因外,甲状舌管瘘、先天性耳前瘘、腮裂瘘、慢性发脓性骨髓炎均可引起[2]。在本文32例牙源性皮瘘中就有24例,曾多次就诊于皮肤科、外科,并且手术治疗无效来我科诊治。下颌病源牙明显高于上颌,这与病源牙尖位置和局部解剖特点有关,下颌智齿冠周炎易形成颊瘘,下磨牙区软组织比较薄弱,下前牙牙根位置低且唇侧骨板薄,根尖周炎症形成的脓液突破肌肉和骨壁而形成颊瘘或颏瘘。上颌尖牙根周感染易形成鼻旁瘘或内眦瘘。 细心周全的诊断是避免误诊误治的重要环节,不少患者,往往是在“不知情”中延误治疗,因为瘘管形成往往是在急性期过后形成并且距离病源牙有一定距离,病人及医生均易忽视,笔者通过临床诊治,列了一些诊断要点:(1)详尽询问病史,不遗漏任何牙痛病史及外伤史;(2)X线片显示病源牙根尖有阴影,周围牙槽骨有破坏;(3)隐裂、楔状缺损、重度磨耗、畸形中央尖、阻生等病灶牙,X线片检查证明有根尖阴影存在或瘘道检查能证明病灶牙与瘘道关系密切,提示要考虑牙源性皮瘘可能性;(4)局部皮肤可见经久不愈,间隙排脓,凹陷呈喇叭口状的瘘口,可触及牙根及骨面,由瘘口插入牙胶尖摄X线片可显示瘘管趋向,此时可提示病源牙部位;(5)牙髓活力试验为阴性牙;(6)患部皮肤活检无特异性,呈肉芽肿样炎症改变。 治疗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预后,在病灶牙确定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治疗的效果。必须结合病人的全身情况和局部检查、X线检查等综合分析,制定最佳方案,对于无保留价值的残根残冠、折裂牙、阻生牙及根尖病变范围较大的松动牙,必需予以拔除,本文中因下颌阻生智齿冠周炎引起的皮瘘均在拔牙后,瘘管未给予任何处理,瘘口自然愈合,充分说明拔除病灶牙的重要性,从表1中可以看出,根管治疗加瘘道切除和病灶牙拔除加瘘管切除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本方病例中采用此2种方法者,痊愈率达到100%。
3.4 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治水平势在必行。本文所有病例中,多数有在外院或诊所治疗及手术史,有的还多次做过切排,瘘管搔刮而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由此可见,在患者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作为医生也应提高自身的诊治能力,做到客观性、全面性,及时给予转院转科治疗,减少病人的痛苦与经济负担,特别是口腔科医生更应为普及口腔科知识而努力。只有我们自己的知识全面扎实,才能真正为患者开通一条就医“绿色通道”。
【参考文献】
1 刘伟弘.牙源性皮瘘62例临床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2,12(2):178.
2 王俊芳.颜面部牙源性皮瘘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治疗体会.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2,18(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