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与头颅磁共振成像关系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1-11-30 浏览次数:460次
作者:汪建华,龚云,朱熹,肖,斌,吴凤英 作者单位:武警四川总队医院神经内科,四川 乐山 ;1 贵阳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2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梗死,认知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梗死后常继发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与脑梗死部位、体积有关。目前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都限于脑梗死急性期〔1,2〕,未进行长期的随访。本文对2年多收治的12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进行前瞻性研究,随访半年,并结合影像学,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磁共振成像(MRI)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脑梗死组:全部患者来自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武警四川总队医院和贵阳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年3月~2007年8月间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3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研讨会通过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头颅MRI确诊,表现为T1加权像呈低或等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WI)呈高信号。认知功能障碍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的诊断标准。排除患精神病、脑外伤、中毒、有重大精神创伤、严重的脑萎缩或白质疏松等已经明确对认知有明显影响的患者。因4例(3.1%)失访,126例进入统计分析。其中男性72例,女性54例;年龄61~86(平均70.5±4.7)岁;丘脑组22例,内囊及基底节组45例,皮质组41例,脑干组18例;左侧57例,右侧48例,双侧21例;病程3 w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低于正常者52例(41.3%),病程6个月MMSE评分低于正常者46例(36.5%)。正常对照组126例,为本地区无血缘关系汉族健康老年人,无严重躯体疾病、精神病及脑外伤等可能对认知有影响的病史,且经MRI检查除外颅内疾病,其中男性70例,女性56例,年龄61~86(平均71.2±5.1)岁,且教育程度与脑梗塞组相匹配,入组时MMSE评分低于正常者15例(11.9%),随访6个月MMSE评分低于正常者16例(12.7%)。
1.2 临床认知功能评价 认知功能测试检查取得被测试者的同意和合作。被测试者均无明显语言障碍。于脑梗塞病程3 w开始进行观察,分别于病程3 w和6个月,应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价。确定痴呆者需进一步除外阿尔茨海默病和混合性痴呆。
1.3 脑梗死灶体积测量 在MRI横断位T2WI图像上用Scion软件测量梗死灶的大小,每个病灶均测量2次,取其平均值,对梗死灶体积测量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分别相加,得到每个患者的总梗死灶体积。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12.0软件统计,经正态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使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比较各均值间的差异,用相关性分析检验参数间的相关性。
2 结 果
2.1 脑梗死灶侧别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将脑梗死组分为左、右及双侧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双侧脑梗死组认知功能损害重于单侧组,左侧的认知功能损害重于右侧(均P<0.05),见表1。 表1 不同脑梗死侧别与对照组MMSE得分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1)P<0.05;与右侧组比较:2)P<0.05;与左侧组比较:3)P<0.05
2.2 脑梗死灶部位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脑梗死组按脑梗死部位分为丘脑、内囊及基底节、皮质、脑干组,与正常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5)。脑梗死患者MMSE得分由低到高顺序为皮质组、丘脑组、内囊及基底节组、脑干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表2 不同脑梗死灶部位与对照组MMSE得分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1)P<0.05;与脑干组比较:2)P<0.05;与内囊、基底节组比较,:3)P<0.05;与丘脑组比较:4)P<0.05
2.3 脑梗死灶体积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相关分析显示,病程3 w和6个月时脑梗死灶的总体积与MMSE得分呈负相关(3 w时r=-0.526,P<0.05;6个月时r=-0.389,P<0.05)。
3 讨 论
脑梗死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下降,严重者可进展为血管性痴呆,后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正常老年人以每年1%~2%的速度发展为痴呆,而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以每年10%~15%的速度发展为痴呆〔3〕。有研究报道脑梗死后1个月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28%,3个月可达35%~39%,而39%的脑梗死患者患病后1年存在认知障碍〔4~6〕。我们研究发现脑梗死后3 w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41.3%,脑梗死后6月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36.5%;而正常对照组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11.9%,随访6月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12.7%。由于认知功能的改变有其解剖和病理学基础,应用神经影像学方法能较客观地为认知功能的改变提供影像学依据,尤其是MRI的问世,由于其具有软组织对比度极佳、成像快捷、空间分辨率较高的优点,因此成为认知功能研究的重要神经影像学检查手段。
本研究根据患者的认知功能,结合MRI改变,探讨认知功能损害与脑梗死部位、梗死体积的关系。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在认知功能障碍方面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突出表现为执行功能差(目标形成、起始、计划、组织、顺序、转移、保持、抽象等能力)、信息处理速度慢和注意损害,而记忆功能缺损相对较轻。执行功能障碍是脑梗死认知功能损害的早期表现,随病情进展成为其突出特征。众所周知,尽管大脑是一个功能整体,但其某些特定部位对某些功能具有特殊功能意义〔7,8〕。不同的认知功能在脑内的定位是不同的,记忆力与边缘系统和丘脑有关,额叶与计算力有关,颞叶与记忆力有关,而顶叶与短时记忆有关〔9,10〕。本研究显示,脑梗死部位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关,皮质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最重,脑干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最轻;双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重于单侧脑梗死,左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重于右侧脑梗死患者;经相关性分析后发现,病程3 w和6个月时脑梗死灶的总体积与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果表明脑梗死患者的病灶部位是否累及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脑区、病灶体积是影响其认知功能的重要因素。流行病学和神经病理学研究表明,脑梗死认知功能损害机制主要表现在脑卒中后神经退行性病变与血管损伤的相互作用。脑梗死急性期认知功能损害直接归因于脑缺血性损害。脑梗死恢复期认知功能改变主要取决于脑神经组织的功能代偿、重建或凋亡衰退。临床上脑梗死发病3 w后为稳定和恢复期,6个月时有利于痴呆诊断,本研究由发病3 w开始,6个月为终点,更能准确识别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
本研究结果初步提示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有其特点,应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临床研究,特别是对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长期随访,结合影像学观察,将提高对于其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 文国强,廖小平,陈 涛,等.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7;40(7):43740.
2 李 学,王建平,马建军,等.急性脑梗死患者影像学分型与认知功能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关系的研究〔J〕.临床荟萃,2007;22(17):124750.
3 Salloway S,Ferris S,Kluger A.Efficacy of donepezil in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Neurology,2004;63(4):6516.
4 Rasquin SM,Verhey FR,Lousberg R,et al.Vascular cognitive disorder:memory,mental speed and cognitive flexibility after stroke〔J〕.J Neurol Sci,2002;203(15):1159.
5 Patel M,Coshall C,Rudd AG,et al.Natural history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after stroke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ts recovery〔J〕.Clin Rehabil,2003;17(2):15866.
6 Talelli P,Ellul J,Terzis G,et al.Common carotid artery intima media thickness and 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J〕.J Neurol Sci,2004;233(2):12934.
7 Radanovic M,Mansur LL,Azambuja MJ,et al.Contribution to the evaluation of language disturbances in subcortical lesions:a pilot study〔J〕.Arq Neuropsiquiatr,2004;62(1):517.
8 Radanovic M,Azambuja MJ,Mansur LL,et al.Thalamus and language:interface with attention,memory and executive functions〔J〕.Arq Neuropsiquiatr,2003;61(1):3442.
9 刘 芳,李葆明.学习和记忆研究中常用的脑区功能损毁和失活方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3):2223.
10 陈松芳,黄汗津,王小同.NMDA受体NRI亚单位与学习记忆〔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