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休克患者氧自由基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1-21 浏览次数:1157次
严重烧伤后机体缺血/再灌注损害可生成大量氧自由基,后者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害,使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增加[1]。众多研究表明,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与烧伤后受累的局部及远离烧伤部位器官和组织的病变发展密切相关[2-5]。最近对于移植脏器保护的研究显示,乌司他丁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肝、心、肾、小肠等多种器官的氧自由基反应。但其对烧伤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通过在严重烧伤休克患者中运用乌司他丁以观察其对严重烧伤休克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严重烧伤休克患者21例,将他们随机分成烧伤休克组(A组)、烧伤休克+UTI乌司他丁给药组(B组,静脉滴注UTI乌司他丁100 kU加生理盐水100 ml,1次/8 h)、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5 ml),每组7例。
1.2检测方法:在用药3 h后于从右股动脉取血5 ml,离心分离血清,-20℃冰箱保存待检。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光甘肽(GSH)分别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亚硝酸盐法、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检测,并按照说明逐步加入待测标本试剂,分别用分光光度计在532 nm、550 nm、420 nm测定其OD值,用所给公式分别计算MDA、SOD和GSH浓度。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C组比较,A、B组患者血清MDA均显著升高,SOD和GSH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组比,B组MDA明显下降,SOD和GSH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失血性休克复苏可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大多数学者认为脏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包括自由基生成增多、细胞内钙超载及细胞黏附分子的作用等[6],其中对于自由基的作用研究得最为广泛。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可通过多种途径产生氧自由基,目前认为主要由于黄嘌呤氧化酶的生成增多、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爆发、线粒体功能损伤和儿茶酚胺的自身氧化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自由基可与各种细胞成分,如膜磷脂、蛋白质、核酸等发生反应,造成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
在活体中直接测量氧自由基是困难的,MDA为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主要代谢产物,测其含量可间接反映组织中自由基的含量和脂质过氧化损害程度。MDA是反映体内氧化应激状态较可靠稳定的指标[7]。SOD是重要的金属酶,为机体直接清除自由基的重要酶类,机体防御新陈代谢及其他生命活动中氧自由基损伤和破坏的抗氧化酶。 其主要功能是将氧的单价还原产物 O2 歧化成水,以免它们分解形成强氧化活性的自由基而重新对其他不饱和脂肪酸分子发生氧化作用,从而阻断自由基损伤[8]。余剑波等研究发现乌司他丁能降低MDA含量,增强SOD活力[9]。本研究结果显示严重烧伤休克患者,烧伤后MDA均显著升高,而SOD和GSH均显著下降。
乌司他丁是从人尿中提取出来的由143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具有两个活性功能区,能够同时独立抑制多种酶,包括胰蛋白酶、磷脂酶、透明质酸酶和纤溶酶,其分解成分也有抑制这些水解酶的活性。另外,乌司他丁还具有稳定溶酶体膜,抑制前炎症介质释放,抑制中性粒细胞激活等多重作用[10]。最近对于移植脏器保护的研究显示,乌司他丁早期应用能下调缺血再灌注脏器中的TNF-α和中性粒趋化因子等炎症介质,减少中性粒细胞在肝脏的聚集,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在动物小肠移植实验中,乌司他丁能减少移植肠段TNF-α、ICAM-1表达,减轻中性粒细胞聚集激活,减轻氧自由基反应。在离体心脏模型中,乌司他丁能减轻内皮细胞的损伤。对肾、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也有类似的保护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应用乌司他丁后,MDA明显下降,SOD和GSH明显升高。
总之,严重烧伤休克患者复苏时,烧伤创面以及远隔器官组织因缺血再灌注损伤会产生的大量氧自由基,而氧自由基又会对机体造成进一步损伤。本研究显示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休克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氧自由基的过度形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4参考文献
[1]杨红明,盛志勇,郭振荣,等.烧伤延迟复苏后氧自由基损害及与内毒素血症关系探讨[J].中华创伤杂志,1995,11(3):158.
[2]Chen X,Soejima K,Nozaki M,et al.Effect of early wound excision on changes in plasma nitric oxide and endothelin-1 level after burn injury: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rats[J]. Burns,2004:30 (8):793.
[3]Somboonwong J,Thanamittramanee S,Jariyapongskul A,et al.Therapeutic effects of Aloe vera on cutaneous microcirculation and wound healing in second degree burn model in rats[J].J Med Assoc Thai,2000,83(4):417.
[4]Csontos C,Foldi V,Fischer T,et al.Factors affecting fluid requirement on the first day after severe burn trauma[J].ANZ J Surg,2007,77(9):745.
[5]方裕民.乌司他丁对胆道感染性休克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炎症细胞因子和氧自由基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09,21(4):401.
[6]刘伟.早期液体复苏联合2%氢气吸入对LPS致脓毒性休克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J].吉林医学杂志,2010,31(33):5940.
[7]彭红娟 氧化应激指标在翼状胬肉组织中的变化[J].吉林医学杂志,2012,33(22):4762.
[8]Moseley R,Hilton JR,Waddington RJ,et al.Comparison of oxidative stress biomarker profiles between acute and chronic wound environments[J].Wound Repair Regen,2004,12(4):419.
[9]余剑波,姚尚龙,袁世荧.乌司他丁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4,24(2):135.
[10]Suzuki M,Kobayashi H,Tanaka Y,et al.Structure and function analysis of 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 (UTI):identification of binding domains and signaling property of UTI by analysis of truncated proteins[J].Biochim Biophys Acta,2001,154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