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电图在Bell麻痹预后的价值
发表时间:2011-10-25 浏览次数:468次
作者:林渝 作者单位: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山西 阳泉
【关键词】 Bell麻痹,肌电图,神经电图
Bell麻痹又称面神经炎或周围性面瘫,在临床上多见,根据患者发病时间来正确选择生理检查对临床帮助较大,否则意义甚微。当今医学领域里应用肌电图及神经传导测定作为Bell麻痹预后判断的一客观指标。现将2004年至2005年到我院神经内科就诊临床判断为Bell麻痹45例肌电图及神经传导测定的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45例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18岁~68岁。均为单侧发病,其中轻度周围性面瘫(面部表情肌运动时轻度力弱)24例,重度周围性面瘫(面部表情无运动)21例。选择在病后1 d~10 d就诊者作此研究,病后4 d内行肌电图及神经传导测定10例,5 d~10 d检查35例,各例均行临床追踪一年。
1.2 检测方法 采用上海产海神号NDI200p+型电检测仪,患者平卧放松。仪器使用参数:扫描速度25 mm/s,分析时间20 ms,灵敏度2.0 mV/Div。肌电图测定:同心圆针刺上唇方肌后记录静息、轻收缩及大力收缩时状态。神经传导记录电极置于患侧眼轮匝肌上方,参考电极置于鼻根部,刺激电极为盘状电极置于耳后茎乳突孔处阴性向上,刺激强度以口角轻度抽动,且引出最大和较稳定的负相向上的正弦波为准。
1.3 分析方法 面肌肌电图观察静息状态下自发电位,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出现情况及大力收缩时有无单纯相。神经传导观察患侧面神经潜伏期与正常侧比较的潜伏期差异,患侧波幅的下降情况。
1.4 判断标准 重度周围性面瘫者若在轻收缩时仍有运动单位电位则预后相对较好,神经传导患侧与健侧潜伏期差异>0.6 ms表示显著异常,每年龄段应与本实验室相应段正常值(±2.5s)比较。计算患侧波幅下降比=(正常侧波幅-患侧波幅)/正常侧波幅×100%[1]。
2 结果
45例面神经炎患者于4 d内行检查的10例中,6例为轻度周围性面瘫。神经传导检查见2例诱发电位波幅降至对侧的30%,余无异常。4例重度周围性面瘫者中,1例在行肌电图检查轻收缩时可见少许运动单位电位,其余无运动反应。
病后5 d~10 d检查者35例,其中18例轻度周围性面瘫中16例潜伏期延长,测值为4 ms~5.5 ms,[本实验室同年龄段正常值为(3.0±0.8)ms],2例患侧与健侧潜伏期差>0.6 ms,10例波幅降低的幅度达正常对侧的50%,8例波幅降低的幅度不超过正常对侧的50%。而重度周围性面瘫17例中,面神经传导均无运动反应,但在行肌电图检查时可见插入电位延长、纤颤电位、正相电位,轻收缩时有5例可见少许运动单位电位。经临床追踪随访观察结果得知:轻度周围性面瘫早期有潜伏期延长及波幅降低者,恢复过程缓慢。重度周围性面瘫早期有运动单位电位恢复者相对早于无运动单位电位者。
3 讨论
面神经炎是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一般认为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缺血、水肿所致。面神经的早期病变为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则有轴突变性。早期使用神经电生理检查可帮助判断病情预后[2]。由上可见对重度周围性面瘫患者行肌电图检查有重要意义,对轻度周围性面瘫患者行神经传导检查也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发病5 d后行神经传导检查阳性率高,而且均有潜伏期延长,而波幅降低的程度对预后的判断更有指导意义。当波幅降低的幅度大于正常的50%时预后多不佳,恢复较慢;当波幅降低的幅度不超过正常侧的50%时预后相对较好[2]。这是因为面神经的早期病变多为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则有轴突变性,而波幅的改变多能反映出轴索的受累情况。面神经较短,在受损1周~2周就可见自发纤颤电位。故在10 d内对重度周围性面瘫者行肌电图检查亦有理论依据。在本组10 d内作肌电图检查者亦可见到阳性结果。面神经炎在作肌电图检查时,最重时仍有运动单位电位,预后好[3]。在5 d~7 d面神经变性后作检查,面神经传导异常率可达100%。并经1个月~6个月临床随访发现面神经传导对面神经炎预后评价准确率达90%。面神经受损程度越重,预后越差。轻度损害在2个月内可完全恢复;中度损害,需2个月~8个月内恢复且可有一定程度的并发症,重度损害需6个月~1 a才能恢复且常伴有并发症(面肌痉挛,及联带运动)[4]。由此可见,利用面神经传导及肌电图检查早期对Bell麻痹客观地进行预后的判断。
【参考文献】
[1] 卢祖能,曾庆杏,李承晏,等.实用肌电图[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38.
[2] 汤晓芙.临床肌电图学[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203.
[3] 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2.
[4] 刘英,杨有松.面神经电图与瞬目反射在Bell麻痹中的应用比较[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3,12(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