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骨外科学》

坚固内固定术在颧骨上颌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4-07-31  浏览次数:717次

解剖位置上,颧骨与上领骨、额骨、蝶骨和颗骨相关,因其与上领骨的联结面最大,从而在发生颧骨骨折同时发生上领骨骨折。颧骨上领骨复合体骨折主要是由于外部暴力作用所引起的颧骨和上领骨结合面骨折。木研究旨在通过分析132例上领骨复合体骨折病例微型钦板坚固内固定术不同人路方式的临床疗效,以探究不同人路方式在治疗该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确诊的颧骨上领骨复合体骨折病例132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53例,年龄分布为6岁一76岁,平均年龄37.5岁。严格按照随机化原则将所有观察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两组观察对象的年龄、性别、骨折原因等基线信息经调整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纳人及排除标准}z}①骨折发生部位为颧骨上领骨复合体;②不合并有其他领面部骨折身体骨折;③排除患有其他医师认定不可行手术者。

2.方法:①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两组均采用全身麻醉后进行钦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组采用开放性软组织切口人路坚固内固定术,对照组行经头皮冠状切口人路坚固内固定术,术前行CT确定骨折部位及严重程度。术后,观察两组X线下骨折处接合情况及面部外形恢复情况、神经症状、视觉情况、张口开合度等情况。②手术方法:固定采用微型纯钦板(厚度0.6-1.Omm)及钦螺钉(长度7}9mm,直径为2mm),钦板大小螺钉长度根据骨折范围及复杂程度进行选择。钦板调整形状以与骨骼保持尽量贴合;线型骨折或粉碎性骨折L}l,均先充分复位后连接骨折断端以保持骨断端接合良好,再采用微型纯钦板固定,小型电钻打孔置人钦螺钉固定。③疗效判断{}a}:优:X线下骨断端接合良好,无明显神经症状、视觉异常、张口度异常等,且面部外形恢复良好;良:X线下骨断端有一处未接合良好,和(或)神经症状、视觉情况、张口度、面部外形恢复情况中有一项出现异常;差:X线下骨断端有两处及以上未接合良好,和(或)神经症状、视觉情况、张口度、面部外形恢复情况中有两项及以上出现异常。总有效率:(优+良)/总例数x100%o 3.统计分析: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又士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T,进行X-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观察患者在年龄、骨折发生原因、受伤距手术时间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具有同质性及可比性,见表1.

2.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发生仅一处骨折断端未接合良好1例(1.5%,两处及以上未接合良好2例C3.0%},张口开合度异常3例(4.5%),复视1例(1.5%),神经症状2例(3.0%),面部畸形2例(3.00lc)。对照组发生仅一处骨折断端未接合良好2例(3.0%),两处及以上未接合良好5例(7.6%),张口开合度异常6例(9.1%),复视3例(4.5%),神经症状6例(9.1%),面部畸形6例(9.1%)。治疗组总有效率(97.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37.83,P<0.01),见表2

三、讨论

相关研究提示,骨折发生后若仪发生轻度移位,而面部外形畸形不明显,无明显张口受限及复视等功能障碍者,可不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已发生骨折移位、粉碎性骨折、面部畸形明显、张口开合度首先、复视、神经异常等症状者,常采用口内切开复位法,颗部切开复位法,口外牵拉复位法,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术开放式软组织切开人路是目前领面部骨折手术治疗的常见人路方式,在提高疗效、良好的骨折断端接合、张口开合度恢复、面部外形修复等方面都体现出显著优势[f51,并且其切口较小,部分患者可以利用原面部创口。但其不足之处是面部伤口不易被年轻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所接受。在其他坚固内固定术的人路方式中,经头皮冠状切口人路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术中暴露相较于开放式人路途径差。其具有切口隐蔽、美观等优势,但因为切口大,很大一部分患者不愿接受。本研究资料分析表明,两组观察患者在年龄、骨折发生原因、受伤距手术时间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的基础上,比较两组术后总有效率发现,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在术后骨断端接合情况、张口开合度恢复、神经症状异常、面部外形恢复情况、视觉情况等方面,开放式软组织切开人路显著优于经头皮冠状切口人路。术后发现经头皮冠状切口人路方式,因其切日可因头部出汗、卧具等因素而发生感染。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