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骨外科学》

负压封闭引流用于骨创伤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6-30  浏览次数:725次

骨科创伤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传统的治疗方法治愈时间较长,不但会加大感染发生率,而且会加重患者的痛苦,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对负压封闭引流用于骨创伤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骨创伤治疗的患者45例,所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6例陈旧创面患者, 39例新鲜创面患者,8例患者腰骶部受伤,37例患者四肢受伤。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与治疗组25例。对照组男16例,女4例,年龄17~72岁,年龄(44.7±7.2)岁。治疗组男19例,女6例,年龄 18~74岁,年龄(45.3±6.9)岁。两组性别、年龄、受伤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于患者入院后对全部患者行传统清创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引流技术治疗,根据创面情况定期进行敷料更换,若患者存在较大创面,为了降低感染发生率,在进行引流同时需应用抗生素,定期对创面恢复情况进行检查,直至患者生出肉芽组织,待组织成熟后进行缝合或者植皮以使创面获得消除。治疗组患者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采用敷料覆盖创面,并选择半透明薄膜封闭创面,持续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手术完成后若患者存在漏气或者阻塞等情况,需立即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手术完成后1周即可将敷料取出,同时检查创面恢复情况,将敷料取出后观察创面以及肉芽的成熟情况,若创面较小或者肉芽未成熟则需进行缝合处理,若创面较大或者肉芽已成熟则需要进行植皮治疗以使创面获得恢复,若部分软组织恢复效果欠佳或者创面较深,则可再次进行敷料覆盖,每次持续1周直至肉芽成熟[1]。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

1.4 疗效评价标准:痊愈:患者创面完全愈合且没有出现感染现象,患者炎性反应以及疼痛感完全消失。有效:患者创面获得改善,没有发生感染,炎性反应以及疼痛感有所好转。无效:患者创面没有发生变化,出现感染且感染不断恶化,炎性反应以及疼痛感没有获得缓解。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9例患者痊愈,占45%,7例患者治疗有效,占35%, 4例患者治疗无效,占20%,治疗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16例患者痊愈,占64%,8例患者治疗有效,占32%,1例患者治疗无效,占4%,治疗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通过医学高分子材料,封闭式负压引流能够成为创面与引流管之间的媒介,高负压经过引流管时,可均匀分布于材料表层,同时由于材料可塑性较高,能够使负压迅速到达指定位置,从而取得全面引流的效果。在高负压作用下,部分硬度适中或者体积较大的分泌物也能够快速被切割成颗粒状,被引入引流管后能够迅速进入到容器中,而部分可能堵塞引流管或者无法通过空隙的分泌物会附着在材料表层,在进行材料去除或者敷料更换时即可被带离患者机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有利于推动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缓解和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获得有效缩短,大大降低感染发生率,并减少抗生素的应用量,但是这一技术具有较高的使用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骨创伤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临床疗效更佳,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有效缓解,降低感染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获得改善和优化。

4 参考文献

[1] 陈嘉凯,潘晓华,张晓明,等.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6):190.

[收稿日期:2013-11-20 编校:郑英善]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