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体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4-04-23 浏览次数:581次
当前骨关节炎在我国中老年人中有很高的发病率,尤其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内侧疼痛和轻度内翻畸形,给患者身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1]。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由于其在各方面的优势,目前已成为各类膝关节终极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其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纠正畸形,从而改善预后[2]。不过在假体选择中,当前应用比较多的包括固定平台假体和旋转活动平台假体。其中旋转活动平台假体既可保证半月板假体的灵活旋转又可防止其脱位,并与股骨内外髁的关节面呈高度匹配,减少接触应力[3-4]。笔者具体对比了不同假体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骨关节炎患者90例。入选标准:符合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有告知同意权利并配合的能力;单膝病变;临床资料完整。其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34~80岁,平均(65.02±9.22)岁,平均体重指数(BMI)为(27.2±0.82)kg/m2。病理类型:退变性骨关节炎7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创伤性关节炎4例。根据假体应用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与病理类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人工膝关节假体材料的选择,对照组选择固定平台假体,由股骨假体、胫骨金属底盘和聚乙烯内衬组成。治疗组选择活动平台假体,由股骨假体、胫骨金属底盘和聚乙烯旋转活动内衬组成,关节载荷界面为高抛光处理,股骨和胫骨部件均为钴铬钼合金制造。在手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选择髌骨旁内侧入路,常规方式截骨,松解外侧软组织、关节囊,最终达到软组织张力平衡。安装假体时伸屈膝关节时避免粗暴,所有患者均未行髌骨置换。术后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制剂抗凝与抗感染,积极补液、输血治疗。
1.3 观察指标:在术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膝关节活动度与KSS评分,同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与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膝关节活动度与KSS评分对比:经过观察,治疗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与K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对比:术后3个月经过观察,所有患者的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当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得到了迅猛地发展,其临床疗效肯定,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可以阻止骨性关节炎由内侧髁向外侧髁发展,使骨性关节炎症状得到长期缓解,其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然而仍有部分患者术后效果不佳,且理想对象仍受限于年龄较大、活动较少的患者[5]。如果所选假体质量良好,加之成功的手术和合理的术后康复,人工关节表面置换使用20年后的完好率还可以保持在90%以上。如果假体设计不合理及手术技术不当可导致假体无菌性松动、 ·2386· 吉林医学2014年4月第35卷第11期关节不稳、关节僵硬及髌股关节综合症等。在假体设计中,本组资料中采用的活动假体的设计更符合生理要求,远端移行部位平滑,利于活动平台的灵活旋转。同时旋转活动平台假体较固定平台假体具有增加胫-股关节接触面积以及自动调整旋转力线等优点。本组资料中治疗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与K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常见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外,骨关节炎患者由于其疾病本身的性质,长期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作用导致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比如感染及皮肤坏死。在预防并发症中,要尽早手术干预,清除坏死皮肤组织,皮肤张力大缝合困难者可行皮瓣移植。注意术中的无菌操作,同时静脉使用敏感抗生素,维持血液中杀菌浓度。本组资料中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经过观察都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
总之,相对于固定假体,基于活动假体的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能取得更好的预后效果。
4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J].现代实用医学,2004,16(3):184.
[2]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07,1(4):281.
[3] 钱文伟,翁习生,林 进,等.一期双膝关节与单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比较[J].中华骨科杂志,2008,28(4):298.
[4] 高增鑫,翁习生,邱贵兴,等.全膝置换术中髌骨置换的适应证探讨[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8):529.[5] 杨 静,沈 彬,宁 宁,等.晚期类风湿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J].现代康复,2001,14(5):32.[收稿日期:2013-12-10 编校: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