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骨外科学》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4-23  浏览次数:603次

股骨颈骨折是由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及髋周肌肉群蜕变或遭受严重创伤所引起的股骨颈断裂,多发于中老年人,而由于女性骨质相较于男性脆弱,故更易发生股骨颈骨折[1]。患者因髋关节疼痛或功能障碍需长期卧床,同时由于股骨颈血运差,而容易发生压疮、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措施主要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5例,男51例,女34例,年龄61~80岁,平均71.2 岁。按骨折部位分股骨头下骨折29例,经股骨颈骨折25例,股骨颈基底骨折31例;依照骨折Garden分型分为Ⅱ型5例,Ⅲ型48 例,Ⅳ型32例;致伤原因:跌摔伤50例,车祸伤21例,陈旧伤14 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8 d。患者中伴有高血压35例,糖尿病12 例,冠心病5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所有患者按照术前评估和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35例与治疗组50例。排除粉碎性骨折、不耐受麻醉或有脏器衰竭现象的患者。两组患者手术均由我院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完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术前检查,做患者脏器功能状况及手术风险评估,并根据患者个体状况进行对症处理。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患者麻醉后,取健侧侧卧位,术取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取患侧改良Gibson入路,长约10 cm,依次解剖至关节囊,如果患者关节囊有明显增生,应部分切除,然后置患肢于最大的内收内旋位,使股骨头呈脱位状态,取头器取出股骨头,保留股骨颈1.5 cm,测量已切除的股骨头直径,选择相应的假体,用髓腔锉将股骨髓腔扩大至与假体相符,安装人工股骨头。清洗创口,逐层缝合切口,留置引流管,无菌辅料包扎。治疗组:患者麻醉后,取健侧侧卧位,术取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取患侧侧改良Gibson入路,长约10 cm,依次解剖至关节囊,如果患者关节囊有明显增生,应部分切除,然后置患肢于最大的内收内旋位,使股骨头呈脱位状态,取头器取出股骨头,保留股骨颈1.5 cm,清理髋臼盂唇、臼窝内软组织及骨赘,用髋臼锉沿外展45°、前倾15°方向打磨髋臼,尽可能多的保留软骨下骨板,选择大小合适的髋臼假体植入,固定。然后,暴露近端股骨,锉好髓腔,选取匹配股骨柄,安装股骨柄,安装相应颈长之金属球头,复位后检查髋关节的稳定性、松紧度及有无股骨头和髋臼的碰撞,效果满意后,清洗创口,逐层缝合切口,留置引流管,无菌辅料包扎。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凝治疗,预防静脉血栓;抗生素治疗 5~7 d;术后给予丁子鞋固定,患肢外展。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与股四头肌的屈伸训练,术后第3天患者可坐起,术后第4天指导患者练习站立与拄拐行走。

1.3 功能评价标准: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评分内容主要包括疼痛(44分)、功能(47分)、畸形(4分)、关节活动度(5分)四个方面,得分 ≥90分为优,得分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69分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比较:治疗组优良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比较(例)

组别    例数      优良   中    差   优良率(%)

对照组   35       13      18     22     88.6

治疗组   50      19      27      31     92.0

2.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少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x ± s)

组别       例数      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

对照组     35      310.55±59.62       65.25±8.58       16.52±3.26

治疗组     50      585.58±87.73      93.52±11.25      17.13±2.70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治疗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3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疼痛    骨不连     感染   发生率(%)

对照组     35         8        3       1      34.29

治疗组     50         5        0        1      12.00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多发于老年人,主要因为老年人骨密度下降造成骨质疏松,导致股骨颈结构脆弱。由于老年人免疫能力低下,脏器功能衰退及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全身性疾病的影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预后差,且还可引起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压疮、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2]。因此,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应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尽早恢复患者髋功能,减少骨折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目前,临床常用手术方式为内固定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但从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及翻修手术的发病率等方面长期随访结果看,内固定术疗效明显不及髋关节置换手术[3]。但对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选用,临床仍存在一定争议。这主要是因为置换人工股骨头后会出现髋臼软骨磨损、假体柄部下沉及股骨头中心性突出位移等问题,使得患者术后易出现疼痛、假体松动、骨不连等并发症。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相对简单,具有手术时间短、对周围组织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适合身体状况差及手术耐受程度低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则能使髋臼假体和股骨头良好覆盖,应力分布均匀,实现很好的匹配,有效减少了患者髋部疼痛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本组研究也显示,全髋关节置换组优良率和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可见,全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可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应首选全髋关节置换术。

4 参考文献

[1] 冼敬锋.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13):1528.

[2] 吴建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J].医药论坛杂志,2010,31(20):100.

[3] 曾辉,甘心荣,雷鸣.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新鲜股骨颈骨折的对比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11(1):29.

[收稿日期:2013-11-30 编校:苏建东]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