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镇痛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4-23 浏览次数:646次
膝关节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临床多表现为疼痛症状[1]。在治疗中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全膝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中老年人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其适应范围也扩展到了骨关节病造成的关节畸形或关节破坏、老年股骨颈骨折或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等[2]。但是大部分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现严重疼痛,其他患者也伴随有中度疼痛。同时关节置换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活动,如果术后因为疼痛无法进行活动,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一般来说,有效的术后镇痛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的有力保证,尽可能地恢复膝关节活动度并,提高患者短期生活质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有许多方法可供选择,主要包括连续性股神经阻滞(CFNB)和连续性硬膜外镇痛(CEA)[3-4]。笔者具体对比了连续性股神经阻滞与连续性硬膜外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1年2月~2013年6月择期行关节置换的膝关节炎患者80例。入选标准:符合膝关节炎的诊断标准;ASAⅠ ~Ⅱ级;无严重心肺疾患;无本文所用手术与药物应用过敏状况;患者自愿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男48例,女32例;年龄40~80岁,平均(6652±651)岁,平均体重指数(2436±125)kg/m2。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的年龄、性别与体重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都采用标准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肢均采用消毒医用橡胶止血带,术前30min静脉使用抗生素,使用负压装置引流,患膝的引流管于48h后拔除,拔除前患膝均予伸膝位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
13 镇痛方法: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完成后,待麻醉平面降至T12以下,患者仰卧位进行镇痛。对照组给予连续性硬膜外镇痛,由麻醉医生经L2~3间隙穿刺埋入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药物配方:芬太尼(湖北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批号H42022076)05mg加布比卡因(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H31022839)300mg加NaCl溶液至200ml,流量4ml/h,锁定时间20min,给药24~48h。治疗组给予连续性股神经阻滞,药物配方:罗哌卡因(瑞士AB公司产品,批号H20020253)400mg加NaCl溶液至200ml,冲入自控式镇痛泵中,流量4ml/h,锁定时间20min,给药24~48h。
14 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在术后12h与术后48h采用目测类比评分(VAS)标准对患者患膝疼痛进行评分,0分为无痛,10分为难以忍受的疼痛,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给出明确的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术后48h内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尿潴留、导管脱出等。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与χ2分析,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评分对比:经过观察,治疗组术后12h与术后48h的疼痛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不良反应对比:术后48h观察,治疗组的恶心呕吐、尿潴留、导管脱出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当前我国有骨关节炎患者达1亿之多,很可能是慢性致残,可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关节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有此病的比例高达75%,骨关节炎的发生使患者终日受到疼痛的困扰。不少患者无法行走,被迫选择全膝关节置换手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功能好[5]。现代医学认为疼痛是第五大生命体征,但是骨科术后疼痛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比如以膝关节置换手术为例,患者必须在术后24h内开始弯曲膝盖,术后第2天就要开始下床走动,否则就很容易出现组织粘连,进而使手术效果大受影响。但是如果剧烈疼痛无法运动,会造成严重预后。同时骨关节炎引发疼痛的主要根源是无菌性炎性反应。骨关节病变后,肌体会产生炎性反应,并释放疼痛因子,在局部神经周围聚集,导致骨关节出现强烈痛感,疼痛反复发作且不易治愈,时间一长,关节软骨会磨损,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关节活动受限等。
在镇痛药物中,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高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其结构与布比卡因相似,局部麻醉镇痛效果和布比卡因相当。同时手术麻醉苏醒后数小时即被带入康复室带着镇痛泵做康复活动,提高了镇痛的效果,使得患者能够进行最早期的患膝恢复活动[6]。而连续性股神经阻滞能明显减少麻醉用药量,患者的苏醒也较其他麻醉好。VAS评分系统能使疼痛症状得到量化,有利于统计和比较。
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都存在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本组资料中治疗组的恶心呕吐、尿潴留、导管脱出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在48h镇痛泵用完后开始恢复膀胱充盈反射,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机会,不利于患者的早期锻炼与干预。
总之,股神经阻滞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能发挥更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王郊东,杨少华.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10,26(11):7.
[2] 袁菊芳,孙彩霞.关节置换患者两种麻醉方法的对比[J].江苏大学学报,2011,3(16):248.
[3] 任 锟,孙永强.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镇痛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2013,25(1):38.
[4] 肖彦遷,董文铭.抗骨质疏松治疗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21(10):38.
[5] 陈 艳,楼飞刚,严 敏.恒速输注与自控输注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3):83.
[6] 吴小胜,潘灵波,周清河,等.右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2013,13(8):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