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骨外科学》

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和PFNA内固定的对比

发表时间:2014-04-09  浏览次数:594次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由外伤所致,常发生于老年人。因为股骨粗隆处的血液供应比较丰富,所以一般骨折后难愈合的情况比较少见,但是,髋内翻的情况较易发生[1]。采取一般治疗术后需长期卧床,这使得高龄患者术后出现多种并发症。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内固定技术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受到更多关注和应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传统的DHS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疗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2]。本研究将采用DHS和PFNA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各方面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中的60例患者均为2009年5月~2012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5~91岁,平均(71.12±1.08)岁。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营养情况和病情等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在手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术前各项检查,调整血压160/90mm Hg(1 mm Hg=0.1333 kPa)以下,血糖9μmol/L以下,改善贫血后尽早手术。

1.2.1 DHS内固定:常规骨科牵引床,闭合复位,选择在股骨大转子下向外侧做直切口,长约为8~12 cm。暴露出股骨粗隆,切断股外侧肌止点0.5~1 cm处后1/2,向前牵引开股外侧肌,暴露骨折端,确认复位满意后,股骨颈下1/3处置入导针,采用DHS方法扩大针道,选择合适的长度的DHS主钉和钢板对骨折处进行固定,完成固定后缝合切口,平均手术时间80 min。

1.2.2PFNA内固定:常规骨科牵引床,闭合复位,C臂机确认复位满意,选择在股骨大转子上方作切口3~4 cm切口,探查扪及大转子顶端,开孔后置入导针,将PFNA髓内主钉推进髓腔,深度合适后,瞄准架引导下在股骨颈置入导针,最后将PFNA螺旋刀片敲击进入(青壮年先扩髓后再敲击进入),远端静态或动态锁定,将髓内钉尾帽固定,平均手术时间45 min。

1.3统计学方法: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均治愈出院,伤口的愈合良好。但是,在愈合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等方面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由于多发于老年人,传统治疗常选择一种比较保守的方式。以前由于缺少对骨折患者进行固定的材料,因此,常采用保守法治疗,治疗后易发生髋内翻或者其他并发症[3]。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各种固定材料被提出并加以推广,使得治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DHS方法是一种髓外固定的方法,它的优点是很坚固,集滑动加压两重功效于一身,但是它旋转能力差,不稳定,不分左右,易造成钢板贴附性差,所以不是一种特别理想的固定方法[4]。近几年来,PNFA方法逐渐得到应用,这种方法通过髓内固定压缩骨质达到固定效果,增强了稳定性,同时也使刀片与骨质紧密结合,其定位装置也使得手术时间大大缩短,达到了小切口、出血少、操作简便的好处,尤其适合骨折疏松老年患者。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PNFA方法确实比DHS方法更有优势,并且其压缩骨质的特性也使得这种方法非常适合老年患者[5]。综上所述,采取PFNA方法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切口小、愈合时间短、方法简单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使用。

4参考文献

[1]顾豪杰,王剑锋,凌志丹,等.DHS与PFNA-Ⅱ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比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2,17(1):7.

[2]奚江明,曾健聪,赵崇伟,等.DHS与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8):2924.

[3]杨海林,张杰,董金波,等.DHS与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6):553.

[4]黄广聪,郭应伟,潘俊宇,等.DHS、PFNA、LPFP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6):545.

[5]窦连大.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1-4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