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09-23 浏览次数:411次
作者:李锦,李青,龙志新 作者单位: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辽河油田中心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160例脑梗死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2组患者均应用胞二磷胆碱、甘露醇等常规脑保护剂,调整血压、控制血脂、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16~0.2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对照组仅常规治疗。观察2组用药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纳洛酮治疗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纳洛酮,脑梗死,疗效
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常见的多发病、危重病,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常威胁患者的生命,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其预后和发现治疗的及时性、有效性直接相关。自1981年Baskin等首次报道应用纳洛酮静脉注射治疗脑梗死[1],神经功能可有显着改善后,国内外临床广泛应用后其疗效得到肯定。我院神经内科应用纳洛酮静脉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神经内科2007年7月至2010年5月收治脑梗死住院患者160例,男85例,女75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6±12)岁。疾病诊断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2],均为首次发病的重症脑梗死患者。其中大脑中动脉深穿支梗塞65例,皮层支梗塞43例,大脑前动脉梗塞22例,基底动脉梗塞18例,大脑后动脉梗塞12例。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0~15分为轻度,16~30分为中度,31~45分为重度。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轻、中、重度分别为25例、30例、25例;对照组轻、中、重度分别为26例、29例、25例。2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应用胞二磷胆碱、甘露醇等常规脑保护剂药物,同时溶栓、调整血压、控制血脂、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为纳洛酮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湖南益侨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16~0.2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分别于治疗第7、14天观察比较2组用药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3 疗效评定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进行评定。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着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多18%以上;死亡。总有效=基本治愈+显着进步+进步。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P<0.05)。
2.2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14天分别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后对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无显明显影响。
3 讨论
大多数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均由于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高黏高凝血症所致脑血管梗塞,而脑细胞是人体最娇嫩的细胞,血液完全阻断8~10 min神经元就会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如果想挽救脑组织就必须在不可逆性损害发生前的短时间内恢复血流供应。同时患者大多年老体弱,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并发症,如果早期治疗不当,梗塞区可在短时间内扩大,致残率较高,因此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
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在应激状态下体内可释放大量的内阿片肽,特别是β内啡肽,从而产生广泛的病理生理效应,通过与阿片受体结合,抑制儿茶酚胺和前列腺素对血管的调节功能,使梗塞周围缺血区脑血流进一步下降,加重梗死区神经元的损伤,大量β内啡肽不仅具有直接细胞毒性作用,对神经感觉传入及运动传出通路均有抑制作用,还降低缺血区的血流量,抑制缺血区神经元细胞的电活动,加速缺血区组织形态改变,参与脑水肿的形成及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治疗急性脑梗死要求及时恢复缺血局部的脑血流量,保护脑组织免受进一步缺血和再灌注损伤,促进侧支循环,预防继发性水肿。
纳洛酮为羟二氢吗啡酮衍生物,是一种阿片受体纯拮抗剂而无激动活性,静脉滴注后可迅速透过血脑屏障,1~2 min出现作用,具有良好对抗发生脑梗死时产生的大量有害的内阿片肽作用;纳洛酮对内源性损伤因子如内源性阿片肽、乙酰胆碱等有阻断作用,逆转内啡肽或强啡肽所致的神经作用,促进昏迷患者的意识恢复。研究证实,因其良好的拮抗呼吸抑制及催醒效果,而广泛用于各类昏迷患者[3]。纳洛酮还可以抑制Ca2+内流,防止脂质过氧化,稳定溶酶体,抑制自由基生成和释放,抑制兴奋性氨基酸释放,恢复前列腺素对微循环的调节,保护NaKATP酶,通过这些途径纳洛酮阻断了梗死区脑组织受到损伤的许多环节,这也是纳洛酮治疗脑梗死的理论依据。纳洛酮是中枢神经阿片受体阻断剂,可以增加灌注压和灌注量,控制颅内压,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脑水肿,阻断缺血性链锁的形成,改善脑血流和脑代谢,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改善预后。正由于纳洛酮具有上述作用,现已广泛用于治疗脑梗死[4]。
本研究表明,采用纳洛酮治疗急性早期脑梗死疗效肯定,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应用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提示临床用药是安全有效的。
总之,脑梗死是一种具有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病理变化的临床综合症,纳洛酮治疗脑梗死,疗效显着,不良反应小,能够改善脑梗死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庆松,蒋伯刚.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6:11201121.
2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
3 孟胜君,孙连生,孟利军,等.血液透析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观察.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2412243.
4 Liao SL,Chen WY,Raung SL,et al.Neuroprotection of naloxone against ischemic injury in rats:role of mureceptor antagonism.Neurosci Lett,2003,345: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