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阻滞下牵引和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
发表时间:2012-06-04 浏览次数:439次
作者:朱立新,糟绍祖,杨颖洁,王涛 作者单位:宁夏自治区工人医院,宁夏 银川
【摘要】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后牵引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治疗组40例患者于腰椎间盘突出间隙行硬膜外阻滞后,在腰椎牵引床上牵引状态下做一系列手法治疗;对照组42例患者在牵引下进行手法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及VAS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下进行牵引和手法可明显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牵引;手法;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方法很多,有单一应用、联合应用等。我们应用硬膜外阻滞后行牵引和手法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治疗组(硬膜外腔阻滞后进行牵引下手法)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20-57岁,病程2周-10年。L4-5突出22例,L5S1突出13例,L4-5、L5S1突出5例。 对照组(牵引下进行手法)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20-59岁,病程2周-10年。L4-5突出24例,L5S1突出14例,L4-5、L5-S1突出4例。所有病例临床表现典型[1],且均拍X线片及CT,部分查MRI检查,均排除肿瘤、结核、骨质疏松、突出物钙化及脱出、椎管骨性狭窄等情况。两组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硬膜外腔阻滞:确定病变间隙后,常规行病变部位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注入阻滞液15-20ml(2%利多卡因5-10ml,VB1 100-200mg,VB120.1mg,曲安奈德20-40mg,0.9%NS 10-15ml),观察30min。
1.2.2 腰椎牵引:阻滞成功30min后将患者移至电脑腰椎牵引床上,捆绑好胸腹带及骨盆带,设定牵引重量(通常为患者体重的2/3-1倍)开始牵引,时间10-15min。
1.2.3 大手法:牵引5-10min后,在牵引状态下做斜搬、按压、后伸及牵拉患肢等手法。
对照组牵引及手法操作同治疗组,每周1次,两组均根据病情进行1-3次治疗。
2 结果
两组疗效的比较见表1、 2。治疗组对牵引及手法带来的痛苦及不适反应较轻,对照组则痛苦较大。表1 两组疗效的比较(例)
组别n治愈好转无效有效率(%)治疗组40299295对照组42278783 注:两组有效率比较,χ2 =3.20,P<0.05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的比较(±s)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或暴力的挤压或积累性劳损,使髓核膨出或突出,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同时髓核破裂释放出的组胺物质所引起的化学炎症使机体产生疼痛。主要机理,目前认为是物理压迫、化学刺激、免疫、淤血、脊神经根高张力等所致。单纯硬膜外腔阻滞早已成为疼痛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之一[2],是用局部麻醉药、激素及营养神经药混合注入硬膜外腔,其作用原理为消炎、镇痛、消肿、分离黏连、营养神经等,因阻断了疼痛的神经传导通路,阻滞了腰部的交感神经,从而改善了受压的组织与神经根周围的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并使腰部肌肉松弛。同时,激素促进突出的椎间盘髓核及纤维炎性水肿吸收,减少炎性渗出,防止水肿变性,以达到缓解腰腿痛的目的。牵引能够拉开椎间隙,使椎间盘产生负压,从而减轻突出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手法可以使突出的椎间盘发生移位解除神经根的机械压迫,促进炎性水肿的吸收,从而缓解腰腿疼痛[3]。由于传统的牵引和手法在治疗过程中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较大,使患者产生惧怕心理,不易接受,而硬膜外腔阻滞后进行牵引、手法因麻醉作用,无疑缓解了牵引、手法治疗时带来的痛苦及不适。
【参考文献】
[1] 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4.
[2] 张立亭,梅永平.硬膜外腔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颈腰痛杂志,2004,25(1):36-37.
[3] 黎作旭,周卫,张禄堂.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状97例临床分析[J].中国骨伤杂志,2004,17(10):61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