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骨外科学》

35例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1-11-24  浏览次数:406次

  作者:尹建文,蒋清  作者单位:湖南省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邵阳 422001

  【摘要】目的:探讨35例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35例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20例(57.1%)解剖复位,13例满意复位(37.1%),2例(5.7%)不满意复位;优21例(60%)、良10例(28.6%)、可4例(11.4%),总体优良率为88.6%,术后均为发生切口感染,但是有2例出现坐骨神经损伤。结论:35例髋臼骨折复位满意率94.3%,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8.6%,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髋臼;骨折;疗效

  髋关节作为人体重要的支撑关节,生理位置复杂,髋臼骨折是一种关节内骨折,临床上应及早手术治疗,解剖复位,做好坚固的内固定[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35例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川资料:选取我院2006年7月-2009年4月骨外科收治的髋臼骨折患者35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22岁-70岁,平均年龄37.1±6.8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伤25例,高空坠落伤6例,摔伤2例,重物砸伤2例,骨折分类:20例为简单髋臼骨折,15例为复杂髋臼骨折,前壁骨折4髋,前柱骨折6髋,前壁+前柱骨折3髋,后壁骨折6髋,后柱骨折6髋,后壁+后柱骨折3髋,横形骨折2髋,前柱+横形骨折3髋,后壁+横形骨折2髋。合并损伤合并坐骨神经损伤5例,合并髋关节后脱位6例,腹部脏器损伤7例,肾脏损伤3例,泌尿生殖器损伤4例。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行骨盆正位、闭孔斜位片,在通过CT扫描,设计合适的手术入路。前方入路-髂腹股沟入路(12例):患者采取仰卧位,患侧髋关节屈曲25度左右,沿着骨盆入口缘、四边体表面及耻骨上支剥离。后方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15例):采取俯卧位,采取此种入路注意保护坐骨神经、臀上神经及血管,降低对关节囊及周围肌肉剥离;前后联合入路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重建钢板联合螺钉固定。术后2-3周进行简单的髋关节屈伸练习,依据患者情况可进行扶拐的行走练习。8周后进行复诊依据X线、CT检查结果,进行负重行走训练。给予一些活血化瘀、接骨续筋、补益肝肾中药口服,可有效预防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和肺栓塞等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并能促进骨折愈合,能更好地进行功能锻炼,使患者早日康复。

  1.3 评价标准。

  1.3.1 手术解剖复位评价标准:参照Matta的方法的评价标准,解剖复位:手术治疗移位<1mm;满意复位:手术治疗后移位2mm-3mm;不满意复位:手术治疗后移位复位>3mm。

  1.3.2 髋关节功能恢复评价标准:以髋关节疼痛、活动度和行走情况为评分依据,每项最好6分,最差为1分; 3项相加优为18分,良15-17分,可12-14分,差少于12分。

  2.结果

  35例患者髋臼骨折手术均顺利进行,其中20例(57.1%)解剖复位,13例满意复位(37.1%),2例(5.7%)不满意复位;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21例(60%)、良10例(28.6%)、可4例(11.4%),总体优良率为88.6%,术后均为发生切口感染,但是有2例出现坐骨神经损伤。

  3.讨论

  人的主要承重的关节是髋关节,但是髋臼骨折属于能量损伤高的关节,并且其部位及其结构较复杂,应根据其骨折所分的类型而采用不同的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是重点[2]。因为手术的适应症比较保险,因此其适应症是治疗骨折的主要依据[3]。现今主要以Letournel-Judet分型为主。手术之前要对患者的检查进行详细的分析如患者的CT片/X线等[4]。一般情况下髋臼骨折治疗的适应症主要为:髋关节内有游离体,头臼不搭配、骨折移位的距离大于3mm、髋臼后壁骨折伴厚脱位不稳定、CT片所显示的髋臼后壁的缺损大于40%[5]。通过采取Kacher-Langenbeck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前后联合入路三种方式对本研究的35例患者进行入路。其中Kacher-Langenbeck入路适用于T型骨折、横形+后壁骨折、后柱+后壁骨折、前柱+横形骨折;髂腹股沟入路适用于双柱+后壁骨折、横形+后壁骨折患者;横形+后壁骨折、后柱+后壁骨折,一般情况下为先暴露骨折移位较大和粉碎较严重的骨折,选取前上髂腹股沟入路和K-L联合入路。选择合理有效的入路方式是治疗重要步骤,但是复位也是整个手术的关键,复位的手法、复位的方法、复位的类型以及选择选择手术的时机、手术的治疗结果与成功的复位有着重大的关系,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到手术的结果。采取精确的复位,骨折手术后尽早进行术后功能锻炼以恢复关节的功能和活动,根据患者临床体征合理有效的采用负重训练,使得患者的髋关节较好的获得功能性的恢复。本研究分别通过上述三种入路方式进行有效复位,20例(57.1%)解剖复位,13例满意复位(37.1%),2例(5.7%)不满意复位,复位效果基本满意,通过重建钢板联合螺钉固定,术后进行相应的功能训练,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21例(60%)、良10例(28.6%)、可4例(11.4%),总体优良率为88.6%,提示功能恢复良好。术后无感染发生,但有2例坐骨神经损伤,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复位过程中牵拉过度造成的,可通过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坐骨神经的功能,分析其损伤情况,进行相应的补救治疗。综上所述,35例髋臼骨折复位满意率94.3%,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8.6%,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荣明,马维虎.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 19(1): 7.

  [2] 孙韶华,徐荣明,马维虎,等.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 20(4): 234.

  [3] 彭中财,刘庆宽. 61例髋臼骨折的临床手术治疗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7):824-825.

  [4] 张浩,沙强,田禾.髋臼骨折手术并发症及防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24):3064-3067.

  [5] 石光越.22例髋臼骨折的手术及康复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4):111-11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