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骨外科学》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12  浏览次数:412次

  作者:胡志祥,闵玥,杨信,朱玲  作者单位:贵州盘县,盘县人民医院骨脑外科

  【摘要】 目的 探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与结论 本组疗效满意,提示伤口彻底清创处理以及采用内和(或)外固定方法以及一期闭合伤口,伤口内置负压引流等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至关重要。

  【关键词】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手术治疗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是一常见多发损伤,组织损伤轻重不等,可发生大面积皮肤剥脱伤、组织缺损、肌肉挫灭伤、粉碎性骨折和污染等问题。及时、正确处理骨折和软组织损伤,才能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手术治疗既要修复损伤的软组织,防止感染,又要尽可能地保证骨折愈合。自2003年以来,笔者对5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应用彻底清创并采用内和(或)外固定方法以及一期闭合伤口、伤口内置负压引流的治疗方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男性共50例(62处),年龄18~64岁,平均33岁,其中18~40岁45例(48处)。合并肋骨骨折液气胸3例,骨盆骨折3例,四肢多发骨折6例,创伤性休克18例。按软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分为三级。Ⅰ级:皮肤由内向外被骨折端刺破,伤口小于2cm,无皮肤缺损,肌肉挫伤轻微,共22例(26处);Ⅱ级:伤口大于2cm,皮肤边缘局部肌肉有碾挫伤共19例(24处);Ⅲ级:合并广泛皮肤、肌肉及其他组织碾挫伤或缺损,共9例(12处)。

  1.2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纠正休克,保证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合并血气胸的患者先给予安放胸腔闭式引流,保证呼吸通畅。骨折治疗: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行骨折复位固定,用自动加压钢板14例,普通钢板21例,普通钢板加钢丝4例,带锁髓内针6例,外固定支架固定5例,其中2例运用交腿皮瓣修复缺损[1]。软组织损伤重者给予内固定后给予石膏辅助外固定。

  1.3 伤口处理 Ⅰ级伤口直接缝合;Ⅱ级伤口直接或行减张缝合;Ⅲ级伤口有大面积皮肤剥脱者削薄回植,骨外露者取肌皮瓣修复缺损,伤口内放置负压引流。

  2 结果

  Ⅰ级伤口中19例一期愈合,3例伤口的边缘有坏死经换药后愈合;Ⅱ级伤口中15例一期愈合,2例伤口皮肤部分坏死,2例伤口皮下组织坏死合并感染,重新将伤口敞开进行换药等处理后愈合;Ⅲ级伤口9例4~8周内愈合。本组中2例出现骨不连,经取髂骨植骨后愈合,2例形成骨髓炎在1年后给予冲洗引流后植骨后愈合,80%病例住院时间控制在40±6.5天,平均住院42天。

  3 讨论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临床十分常见,尤其随着高能量损伤增多,粉碎性骨折更加多见,且由于胫骨前内侧位于皮下,无肌肉等软组织的有效保护,易造成内侧皮肤损伤,甚至开放性骨折,临床处理非常棘手。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日趋普遍,但术后感染、骨外露也随之增多。由于封闭灌洗技术和皮瓣转移软组织缺损修复技术的发展,术后感染、骨外露这一棘手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 [2] 。

  开放性骨折的初期治疗,重要的是彻底清创和反复冲洗,充分估计骨折端受污染的程度,只要发生创口感染的危险性小,就尽量施行一期内固定术[3]。放置冲洗负压引流管,特别是金属和骨质应优先用软组织覆盖,必要时用减张切开或转移皮瓣、植皮等方法修复。根据骨折的伤情,按照生物的合理的接骨术的观点 [4] ,选用合适的内固定材料,短斜骨折或长斜骨折可用螺丝钉内固定,也可用局部克氏针交叉内固定,对损伤较严重者,可用钢板螺丝钉或髓内针固定,多段骨折时宜用髓内针固定,粉碎性骨折不能行内固定时可行跟骨牵引,或多功能外固定架等治疗,对已有严重感染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支架使伤口处理方便,感染能及时得到控制[5] 。内固定术后必要的外固定是不可少的。早期石膏托保护,待创口愈合后,根据病情去除石膏托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性愈合,值得注意的是伤口内放置引流,对于减轻伤肢肿胀,缩短术后发热时间及预防感染是相当有益的。

  【参考文献】

  1 张景贵,王建民. 单臂外固定器结合肌皮瓣转移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骨折. 实用骨科杂志,2004,10(1):25-26.

  2 杨立民.当今骨科感染的特点及对策.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9,14:139.

  3 祖启明,项良碧,刘宪民.一期修复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骨外露.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17:67.

  4 王亦璁.骨折治疗的微创术式.中华骨科杂志,2002,22(3):190-192.

  5 许建中,李起鸿,杨柳,等.创伤后感染性胫骨骨不连的骨外固定治疗.中华骨科杂志,1997,17:577-57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