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内科》

西酞普兰治疗中风后抑郁和/或焦虑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1-08-24  浏览次数:400次

  作者:马兰, 吴慧芳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湖北 荆州 434000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湖北 荆州 434000

  【摘要】目的:观察西酞普兰治疗中风后抑郁和/或焦虑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中风后抑郁和/或焦虑的有效方法。方法:将中风后抑郁和/或焦虑10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西肽普兰,最终完成50例,对照组最终完成46例,进行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同时用汉密顿尔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的抑郁和/或焦虑情况进行评估。结论:西肽普兰治疗中风后抑郁和/或焦虑安全、有效。

  【关键词】 西酞普兰;中风后抑郁和/或焦虑;汉密顿尔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脑血管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以情感障碍抑郁和/或焦虑为主[1],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康复。我们采用西酞普兰治疗中风后抑郁和/或焦虑患者108例,并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中风后抑郁和/或焦虑患者108例,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证实,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表)评分(HAMD)>8分,和/或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表[2])评分(HAMA)>7分;其中仅(HAMD)>8分者25例,仅(HAMA)>7分者51例,两者兼具者76例。排除既往有神经、精神病史及检查不合作者。10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最终完成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54~76岁,平均(58.5±8.9)岁;其中脑出血13例,脑梗塞37例。对照组最终完成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55~78岁,平均(57.6±8.7)岁。

  1.2 方法 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西酞普兰(太阳石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20060113),每片含氢溴酸西酞普兰20mg,每天早上服1片,对于HAMD≥21分和/或HAMA≥16分的患者,则每天中午加服1片,连续治疗6周以上。对照组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方法和剂量同治疗组。

  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末分别记录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同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应用SAS6.0版软件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HAMD及HAMA评分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末分别记录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见表1。

  2.2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分别于3周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对照组有4例出现头昏、失眠 症状,未做特殊处理,无其他不良反应。治疗组有2例出现口干,6例出现便秘,均未做特殊处理;4例服药5d后出现睡眠障碍,有1例因此终止治疗而退出,3例坚持服用2周后消失;1例患者服用3周后出现左手不自主抖动,停药后消失;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HAMD及HAMA评分变化

  3 讨 论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都很高的疾病,它不仅导致患者躯体疾患,而且对患者的心理也会产生较大影响,躯体症状与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因此,使用抗抑郁和/或焦虑药物是十分必要的。中风后抑郁和/或焦虑的发生除与心理因素有关外,还可能与其优势半球和额叶受损有关。脑卒中损害了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皮质回路,即破坏了情绪调节回路或影响调节这个系统的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通路,使NE和5HT合成低下而产生抑郁和/或焦虑[34]。西酞普兰属于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主要药理作用为抑制突触间隙5HT的再摄取而产生临床疗效[5]。本研究中发现西酞普兰对患者的心功能、肝功能和肾功能无不良影响,虽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但患者很快耐受,不影响治疗。脑卒中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常伴有心血管疾病、前列腺肥大等躯体疾病,而且常服用降压药、利尿剂等多种药物,脑卒中所致的脑损害使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安全、有效、药物相互作用小的抗抑郁和/或焦虑药。西酞普兰临床起效快,疗效好,耐受性和依从性好,药物间相互作用较少,有振奋作用而无抗胆碱能副作用及心脏毒性作用,过量相对安全,适用于老年人及心脏病患者,因此,应用西酞普兰治疗中风后抑郁和/或焦虑相对安全有效,临床上可作为治疗中风后抑郁和/或焦虑的良好选择药物。

  【参考文献】

  [1]赵振海,王锦霞,李京陆. 2例脑血管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12(1):139141.

  [2]朱昌明,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1140.

  [3]龙洁,刘永珍,蔡焯基. 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及相关因素研究[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4(3):145148.

  [4]贾岩滨,周迁璋. 首发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24(2):36 .

  [5]王祖新. 另一SSRI西酞普兰[J].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3,30(2):757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