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与脊髓型颈椎病的相关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0-08-03 浏览次数:426次
作者:邹宇炜1,张秀琴2,王亚琦1,杨新明1 作者单位:1.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2.北京市中关村医院,北京 010000
【关键词】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是55岁以上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颈椎病,有颈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严重的可有瘫痪。影像学检查对颈椎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是临床上常常可以见到一种现象:有些病人影像学改变很明显,但临床症状很轻;有些病人临床症状很重,但影像学改变不很明显[1],我们考虑这与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有关。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概念是Kinck于1962年首先提出的,是指个体发育过程中椎管中矢径发育狭小,其颈椎骨及关节结构并无异常,是个体间的一种差异,不一定伴随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为验证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选取了近5年来70例正常人和110例脊髓型颈椎病人的X线资料,进行统计学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70例正常人和110例脊髓型颈椎病人的X线片分为正常人组和颈椎病组,测量每张X线片的颈椎管矢状径及椎体矢状径的长度,测量范围C3~C7。
12 测量方法 颈椎体矢状径的测量标准为椎体前缘中点到椎体后缘的最短距离(a),颈椎管矢状径的测量标准为椎体后缘到椎板连线的最短距离(b)。由于个体差异如性别、年龄、身高、肩宽及拍摄条件不一等因素均会影响试验结果,故作者采取比值法(v)v=b/a,这样避免了性别、年龄、身高、肩宽及拍摄条件不一等影响因素。测量并计算正常组及颈椎病组C3~C7颈椎管矢状径与颈椎体矢状径之比值,取其平均值,用统计学方法比较。
2 结果
21 70例正常人组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结果颈椎体矢状径的平均值为(1791±026)mm,颈椎管矢状径的平均值为(1619±021)mm,见表1。
22 110例颈椎病组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结果颈椎体矢状径的平均值为(1983±028)mm,颈椎管矢状径的平均值为(158±022)mm,见表2。
23 正常组与颈椎病组矢状径测量结果比较C3~C7椎管矢状径与椎体矢状径之比值正常组平均值为0916,颈椎病组平均值为0784,见表3。
3 结论
31 上述结果可见,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在正常组中比值<075 3节以上者无1例,而在颈椎病组有51例,从而提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是脊髓型颈椎病的重
表1 70例正常人组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结果平均值(略)
表2 110例颈椎病组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结果平均值(略)
表3 正常人组与颈椎病组矢状径测量结果比较 略
要发病因素。
32 C5~C7节段,两组测量结果比较P<001,统计学差异极其显著,似提示发育性椎管狭窄以C5~C7节段为主,颈椎病症状体征亦以此为重。
4 讨论
颈椎椎管呈三角形或椭圆形,其前后径短横径长,矢状径为椎管最小径。国内外许多学者采用测量颈椎侧位片上椎管矢状径来衡量椎管的宽窄。X线片上测量的椎管矢状径并不是人体实际的宽度,这中间还需要除外椎间盘、后纵韧带、黄韧带等,故具体的数字意义并不大,但比值法却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并能排除个体间的种种差异。一般认为比值在075以上者为正常,低于075者则为椎管狭窄[2]。我们所研究的正常人组和颈椎病人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在正常组中比值<075 3节以上者无1例,而在颈椎病组有51例,从而提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是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发病因素。在这110例颈椎病患者中,伴有发育性椎管狭窄的比例很高,达42%。国外Rafael[3]等报告一组脊髓型颈椎病人,62%伴有椎管狭窄。C5~C7节段,两组测量结果比较P<001,统计学差异极其显著,似提示发育性椎管狭窄以C5~C7节段为主,颈椎病症状体征亦以此为重,这与我们临床观察到的相吻合。发育性椎管狭窄早期无症状,到40岁以后随着颈椎的退行性改变,可使椎管椎管进一步狭窄,引起脊髓压迫症状,这就是脊髓型颈椎病。在正常情况下,脊髓与椎管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存在,若出现椎间盘膨出、椎体后缘骨刺、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节段不稳定等病理改变,脊髓可发生一定的移位,以避免减轻压迫刺激。而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病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使得椎管储备间隙减少,脊髓退让的余地很小,很容易受到压迫刺激。故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人群容易发生脊髓型颈椎病[4,5],且症状出现的较早较重。这就很好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病人MRI显示颈脊髓受压比较明显而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而有些病人MRI显示颈脊髓受压比较轻却很早就出现了较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于MRI显示颈脊髓受压比较明显而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病人,既不能诊断为颈椎病,也不可施行手术治疗。对于这一点,国内学者们已达成共识。
【参考文献】
1 杨克勤.对颈椎病的一些认识[J].中华骨科杂志,1982,2(1):29
2 胡有谷.脊髓型颈椎病与椎管狭窄之间的关系及命名探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4):203204
3 Rafael G,Davut T.Anterior disc excision with interbody fusion in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and rhizoparthy[J].Neurosurg,1968,28:305
4 Lestini WF,Wiesel SW.The pathogenesi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J].Clinorthop,1989,239:69
5 Baba H,Furusa N,Limura S.Late radiographic findings after anterior cervical fusion for spondylotic myeloradiolopathy[J].Spine,1993,18: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