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内科》

高血压的综合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1-08-23  浏览次数:428次

  作者:毛艳  作者单位:吉林省白城市中心医院 吉林 白城

  【摘要】目的:进一步完善高血压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对2008年3月~2009年3月12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降压药物、中医疗法、康复疗法、饮食疗法、茶疗法等综合性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120例中,显效28例,占23.33%;有效79例,占65.86;无效3例,占2.5%。结论:高血压是是终身服药的病,单一的服药治疗其效果较差,采取上述综合性治疗,可明显的提高难治性高血压病的疗效。

  【关键词】 高血压;综合治疗;体会

  【Abstract】Objective:To further improve the integrate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Methods:A March 2008~March 2009 implenentation of 12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tihypertensive drugs,theyapy, rehabilitation therapy, dietary therapy, tea, medicine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observe the effect. Results:120 patients were cured, 28 cases, accounting for 23.33%; effective in 79 cases, accounting for 65.86; 3 cases, accounting for 2.5%. Conclusions:Hypertension is a lifelong medication of patients, the effect of a single medication less, to take such a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fficacy of refractory hypertension.

  【Key words】hypertensio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Experience 高血压是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对2008年3月~2009年3月12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高血压的综合疗法,简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男64例,女56例,年龄35~81岁,平均年龄43.6岁。脑力劳动者74例,体力劳动者46例。120例均为在门诊治疗患者中随机选取的病例。

  2 方法

  2.1 一般治疗: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服用少量镇静剂可减轻精神紧张和部分症状,可选用:安定、溴化钾、苯巴比妥、利眠宁等[1]。

  2.2 降压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都有作用。降压药物种类很多,各有其特点,目前趋向于作用持久,服用次数减少的长效制剂或剂型,以方便病人服用。常用的降压药物有:①利尿降压剂:氢氯噻嗪、环戊甲噻嗪、氯噻酮、速尿等。②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抑制剂:利血平、降压灵、盐酸可乐定。③肾上腺素能受体组滞剂:β阻滞剂如心得安、氨酰心安、和美多心安等;α阻滞剂如苯苄胺、α+β阻滞剂如柳氨苄心安。④酶抑制剂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⑤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⑥血管扩张剂如肼苯哒嗪、长压定、哌唑嗪、呱氰啶等。⑦神经节和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如呱乙啶、酒石酸五甲呱啶等。⑧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如酮色林等。⑨复方制剂如复方降压片、复方罗布麻片、安达血平片等[2]。

  2.3 中医疗法

  2.3.1 针灸:取穴足三里、合谷;内关、太冲;三阴交、曲池、阳陵泉。用泻法,不留针,每天取一组穴。交替使用。

  2.3.2 药枕:杭菊花、桑叶、野菊花、辛夷各500克,薄荷、红花各150克。混合粉碎后另拌入冰片50克,装入布袋作枕头使用。每剂药可用3~6个月,为防潮,可常取出太阳晒。凡高血压病、正偏头痛,既可以此缓解症状,又可预防早期病人复发。此外,还有用菊花1000克,丹皮、白芷、川穹各250克,制成药枕防治之[3]。

  2.4 康复治疗

  2.4.1 气功疗法:以松静功为主,其要领是“体松、心静、气沉”。体质较佳者可练站桩功,较差者以坐位练功。

  2.4.2 太极拳:为低强度持续性运动,可扩张周围血管,给心脏以温和的锻炼。太极拳动中取静,要求肌肉放松,“气沉丹田”,有类似气功的作用。

  2.4.3 步行:在良好环境下散步或以常速步行15~30分钟,有助于降压及改善心血管和代谢功能。

  2.4.4 医疗体操:练习太极拳有困难者可教以舒展放松,配合呼吸的体操,可采用太极拳的模拟动作,分节进行。

  2.4.5 按摩或自我按摩:按揉风池、太阳及耳穴,抹额及掐内关、神门、合谷、足三里,可助降压和消除症状。

  2.4.6 理疗:某些药物的离子导入、脉冲超短波或短波治疗及磁疗都可用来作为镇静及降压的辅助治疗[4]。

  2.5 饮食疗法

  2.5.1 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2.5.2 限制脂肪的摄入:烹调时,选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2.5.3 适量摄入蛋白质:高血压病人每日蛋白质的量为每公斤体重1g为宜。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从而降低血压。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2.5.4 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含钙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虾皮。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

  2.5.5 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应逐渐减至6g以下,即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g。

  2.5.6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每天吃新鲜蔬菜不少于8两,水果2至4两。

  2.5.7 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等。

  2.6 茶疗法

  2.6.1 菊花茶:所有的菊花应为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苏杭一带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 g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其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特效。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有显著疗效。

  2.6.2 山楂茶:山楂所含的成份可以助消化、扩张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压。同时经常饮用山楂茶,对于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其饮用方法为,每天数次用鲜嫩山楂果12枚泡茶饮用。

  2.6.3 荷叶茶:中医实践表明,荷叶的浸剂和煎剂具有扩张血管、清热解暑及降血压之效。同时,荷叶还是减脂去肥之良药。治疗高血压的饮用方法是:用鲜荷叶半张洗净切碎,加适量的水,煮沸放凉后代茶饮用。

  2.6.4 槐花茶:将槐树生长的花蕾摘下晾干后,用开水浸泡后当茶饮用,每天饮用数次,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同时,槐花还有收缩血管、止血等功效。

  2.6.5 首乌茶:首乌具有降血脂,减少血栓形成之功效。血脂增高者,常饮首乌茶疗效十分明显。其制作方法为取制首乌20~30 g,加水煎煮30分钟后,待温凉后当茶饮用,每天一剂。葛根茶:

  2.6.6 葛根具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之效,对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及腰酸腿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功效。经常饮用葛根茶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疗效,其制作方法为将葛根洗净切成薄片,每天30g,加水煮沸后当茶饮用[5]。

  3 结果

  120例,显效28例,占23.33%;有效79例,占65.86;无效3例,占2.5%。

  4 体会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是是终身服药的病,单一的服药治疗其效果较差,采取上述综合性治疗,可明显的提高难治性高血压病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赵冬.从JNC高血压指南的修订看收缩压的重要性.《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4,10(2):65

  [2] 王馨.《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在北京市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效果评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43

  [3] 李研,徐立光,邓莹莹,刘虹.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进展.《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2期55

  [4] 唐娜娜,邹国辉,刘中勇.高血压病中医治疗方法研究进展.《甘肃中医》,2008年3月第39卷03期 75

  [5] 黎秋明.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病103例.《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第6卷第3期4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