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发表时间:2009-06-26 浏览次数:792次
作者:陶勇,谢垒,夏鉴芳,徐刚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第二医院骨科,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手术治疗的16 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16 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行手术治疗,疗效按照Dienst功能评估标准,优10 例,良4 例,可2 例,优良率为87.5%。结论 只要病例选择恰当,手术为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骨折固定术
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以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居多,并且对大多数桡骨远端关节外的简单骨折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对不稳定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尤其是关节内骨折,单纯的石膏外固定很难做到关节面的良好对位和稳定固定,而造成桡腕及下尺桡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正中神经及尺神经卡压、顽固性腕关节疼痛等并发症。2004~2006年,我院对16 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 例,男5 例,女11 例;年龄最大84 岁,最小24 岁,平均53.2 岁。该组病例均为新鲜骨折。16 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病例分型:Colles骨折2 例,Smith骨折2 例,Barton骨折9 例(掌侧6 例,背侧3 例),其他3 例。
1.2 方法 该组病例接诊时均先予手法复位,但均为手法复位失败或复位后无法保持稳定者。手术方法为在C臂机透视下手法复位,经皮闭合穿针(克氏针)内固定4 例,外固定支架固定2 例(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10 例(其中掌侧入路7 例,背侧入路3 例)。术后稳定性欠佳者辅以石膏托外固定3周,而对那些术后稳定性良好者则在麻醉清醒后即循序渐进行患者手功能锻炼。
1.3 结果 该组病例术后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0.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14周,平均7.8周。骨折愈合后测量掌倾角及尺偏角,除1 例因术后制动不良外,其余基本恢复在正常范围内。桡骨轴向短缩1.5 mm 2 例,关节面塌陷1 mm 1 例。疗效按照Dienst功能评估标准[1],优10 例,良4 例,可2 例,优良率87.5%。
2 讨 论
2.1 治疗方法的选择 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是否存在潜在的不稳定。对于无移位的稳定骨折或有移位但复位后可维持稳定的骨折,宜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骨折原始移位存在掌倾角向背侧倾斜超过20°~25°,骨折端背侧缘粉碎,桡骨缩短5 mm或更多,关节内粉碎骨折,关节面移位大于2 mm多提示骨折不稳定,闭合复位存在困难或难以维持复位而发生再移位。对于不稳定骨折,无论石膏(夹板)外固定技术多高,也都不能维持复位而发生再移位,因此如手法复位失败或复位后骨折难以维持,就可考虑手术。手术目的是在进行解剖复位的同时,通过可靠的固定方式实现早期的功能锻炼,从而减少骨折局部或全身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严重不稳定骨折,常采用的手术方式有闭合复位经皮穿针骨折复位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的一种,或采用不同方法的组合[2]。
2.2 手术入路的选择 桡骨远端骨折常用的手术入路有掌侧入路和背侧入路。对于不稳定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多采用掌侧入路;对于背侧粉碎严重者,则采用背侧入路。Lister结节常影响钢板的放置,可切除。注意避免拇长伸肌腱直接与钢板接触,以免引起拇长伸肌腱的磨损而断裂[3]。
2.3 是否需要植骨 该组病例无一例行植骨处理,但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即使是低能量的损伤,也容易导致骨质的压缩,复位后常常遗留骨质缺损;而对于没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在高能量损伤情况下,也容易导致骨质的缺损和关节面的塌陷,因此常常需要植骨。那么多大的缺损需要植骨呢?目前文献上也没有统一的标准。Pennig等认为存在以下情况者应该考虑植骨:a)短缩大于10 mm,b)桡骨的尺侧短缩大于5 mm,c)骨质疏松患者[4]。我们认为应视情况而定。因此,只要病例选择恰当,手术为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Dienst M,Wozasek GE,Seligson D.Dynamic external fixation for distal radius fractures[J].Clin Orthop Relat Res,1997,(38):160171.〖1〗 [2] 侯春林.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现状[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6,22(1):12.〖1〗 [3] 张新潮,李国平.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附 12例临床报告)[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3(10):278283.〖1〗 [4] 张秋林,王秋根,纪方,等.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10):112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