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70岁以上急性脑梗死40例
发表时间:2011-08-18 浏览次数:387次
作者:茅新蕾,郑燕,管朝红,黄向东,陈卫东 作者单位: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浙江,浙江 温州
【关键词】 依达拉奉,老年期,急性脑梗死
老年期脑梗死是急性脑梗死的常见类型,与青壮年脑梗死相比,具有起病急,病情重,治疗棘手,预后差等特点。近年,我科采用依达拉奉治疗70岁以上急性脑梗死40例取得满意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为住院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的急性老年脑梗死患者共80例,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71~80岁,平均(73.6±5.3)岁,脑血栓形成26例,腔隙性脑梗死14例,平均病程(16.1±11.9)h;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71~86岁,平均(77.6±7.4)岁,脑血栓形成27例,腔隙性脑梗死13例,平均病程(19.2±13.3)h。全部病例均在发病后72 h内治疗。两组发病年龄、性别、病程、梗死类型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商品名:必存,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1342,每支10 mg)30 mg加入0.9%生理盐水100 ml中静滴,每日2次,共14 d;对照组给予醒脑静30 ml或胞二磷胆碱0.75 g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每日1次,共14 d。两组根据病情给予甘露醇,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相同。
1.3 疗效判定 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判定标准评定,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以上;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减少小于17%,或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基本治愈加显著进步为总显效,基本治愈加显著进步加进步为有效。
1.4 统计方法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采用Ridit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依达拉奉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治疗组痊愈9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10例,无效5例,有效率87.5%,显效率62.5%;对照组痊愈4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13例,无效12例,有效率70%,显效率37.5%。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4 2)。
2.2 不良反应 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天各检测4次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治疗组及对照组各有2例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治疗组2例,对照组有1例肌酐轻度升高,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研究表明,40岁以后年龄每增加5岁,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增加约一倍,而60岁以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较出血性脑卒中增长趋势明显加大〔1〕。并且老年期脑梗死较青壮年脑梗死患者具有病情重,进展快,疗效差,并发症多,预后不佳,致残率高等特点,因此,如何及时、安全、有效的防治老年期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遇到的问题之一。
在脑梗死的急性期,由于病变区血管的闭塞而引起其支配区域的血流减少,组织进入缺血状态,在缺血中心以及邻近的半暗带区迟发性神经细胞的坏死,导致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大量自由基的产生等造成了继发性神经细胞的坏死和凋亡。依达拉奉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对脑缺血时神经细胞膜所产生的自由基有清除作用,对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可在改善脑缺血的同时,保护脑组织尽可能少受代谢毒物的损害,从而改善预后。研究发现,依达拉奉注射液能有效地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脑梗死患者远期日常生活能力〔2〕。然而,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期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报道较少,其原因是发现依达拉奉对高龄患者有肾脏损害的作用,故对有进行性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衰竭的高龄患者慎用。本研究显示依达拉奉治疗70岁以上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较好,无严重药物副作用,与邓洪波报道一致〔3〕。因此,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期急性脑梗死,尤其是80岁以上高龄患者时,必须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以防不测。
【参考文献】
1 洪 震,曾 军,黄茂盛.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与年龄的关系〔J〕.上海医学,2000;23(11):6635.
2 狄 晴,葛剑青,陈道文,等.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17(3):184.
3 邓洪波,李友元,张 萍,等.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塞患者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05;16(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