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内科》

住院精神病人猝死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16  浏览次数:377次

  作者:王金环  作者单位: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开原

  【关键词】 住院精神病人,猝死,原因分析

  在死亡前24 h内没有任何死亡迹象的、自然发生的、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临床上称之为猝死。精神科住院病人意外的突然死亡,而随之引发的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常常给临床诊疗带来很大的困扰,精神科住院病人的猝死现象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笔者对我院近六年来发生的猝死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为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从而降低猝死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全部资料来自1994年1月至1999年6月在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病人发生猝死的病例, 符合猝死诊断标准[1]:死亡前24 h内无任何先兆的非预期性突发死亡,排除严重躯体并发症、精神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等有明确因素导致的猝死。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符合标准的病例进行分整理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1994年1月至1999年6月共收各类精神疾病住院患者5 157人次,死亡病人共18例,其中符合入组标准的猝死病例共6例,猝死率为1.16‰,占同期死亡率构成比33.33‰。男性5例(83.33%),女性1例(16.67%)。最小年龄27岁,最大年龄64 岁,平均(39.5±10.03) 岁。

  2.2 猝死的高发时段

  24 h内猝死的时段分布:0∶00~3∶59为3例,4∶00~5∶59为2例,6∶00~11∶59为1例。其中24 h内猝死的高发时段为0∶00~5∶59。

  2.3 猝死病例死亡前应用抗精神病药情况

  死亡前一天6例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以氯丙嗪、氯氮平为首选。日量按氯丙嗪效价折算150 ~700 mg/d不等。有3例合并用药。

  2.4 前驱症状

  有少数病例猝死前有不同程度的前驱症状,如焦虑、烦躁、心境恶劣,除1例血压下降具有特异性外,其它无明显症状和诊断意义。

  3 讨 论

  有文献报道,住院精神病人猝死的发生率为2.2‰~107.8‰[2],本组资料为11.6‰。关于猝死的发生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抗精神病药物具有很强的神经阻滞作用和镇静作用,抑制呼吸中枢,容易引起加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而猝死[3]。(2)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抑制神经肌肉细胞膜上钠钾ATP酶活性,直接影响心肌细胞电活动,从而导致心律失常和通过奎尼丁样效应抑制心肌传导产生传导阻滞,继之产生脑水肿、心源性休克而死亡[4]。另外长期住院、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肝、肾功能会产生影响,可导致药物蓄积中毒、血钾异常和心肌损害,尤其是老年患者心脏功能较脆弱,更易发生。故临床医生要提高这类情况的防范意识,定期检查心电图、肝、肾功能,必要时检测心肌酶谱、血清离子。有条件应定期做血药浓度的监测。(3)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引起低血钾,导致窦性心律失常,可发展为室颤,导致死亡[5]。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随访血钾和心电图,一旦发生异常,及时给予相应处理。本组3例发生在住院10 d以内。提示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初期,对抗精神病药物耐受性差,加之有兴奋躁动、拒食等,可能存在隐性脱水,相对有效血容量不足,加之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4)夜间迷走神经功能相对占优势,加之反复多次住院、长期服抗精神病药物,咽喉反射迟钝,以致胃内容逆流误吸进入呼吸道,物理刺激使气道、肺内支气管渗出液迅速增加,导致肺水肿和窒息而死亡。(5)病人原有器质性损害,心血管疾病及营养不良,在使用精神药物时更易发生猝死[2]249。因此,对住院病人,特别是年老体弱首次住院者,使用精神药物前一定要详细进行躯体检查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对器质性及伴有躯体疾病的精神病人,应慎重选用各种精神药物。精神病人猝死多发生在夜间,其可能的原因是: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脏的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降低,较易发生心源性猝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精神病人首先要提倡合理用药,日药量不易过大,尤其对首次住院、未用过抗精神病药物者易首选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尽可能单一用药;对年老体弱、营养状态差、酒精中毒者更应慎重。本组中5例发生在凌晨睡眠中,占猝死总数的83.33%。提示夜间猝死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加强夜班巡视,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抢救。对长期住院、慢性衰弱病人,要及时向家属通报,科学准确交待潜在的病危因素,或建立签定协议书制度,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沈渔村.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723,734,934.

  [2]张继志,吉中孚.精神药物应用和副作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49.

  [3]陈炜.精神科猝死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J].中国神经疾病杂志,1995,25:63.

  [4]喻东山,张心保.精神药物所致的心脏不良反应[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31~246.

  [5]江开达,奚惠清,徐亚平.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阿——斯综合征[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9,22(2),6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