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间歇清洁自家导尿术在慢性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7-18  浏览次数:1253次

“慢性尿潴留”是—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尿液无法排出或存在大量残余尿的临床状态,如神经源性膀胱、低张力膀胱、充盈性尿失禁等,国内多采取留置导尿或耻骨上膀胱造瘘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间歇清洁自家导尿(CISC)”为目前国际上治疗该类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l,国内也开始在临床上应用。我院2010年1月2011年4月收治40例“慢性尿潴留”患者,分别行CISC)术和膀胱造瘘术排空尿液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5~78岁,平均(55,30±10.70)岁。选择标准:①神经源性膀胱,不能完全排空膀胱或膀胱内压过高;②低张力膀胱,逼尿肌不能维持收缩,残余尿量增多,导致尿路感染危险性增加;③充盈性尿失禁,如前列腺增生症、尿道狭窄等膀胱出口梗阻疾病可造成此类尿失禁,不适合行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泌尿系B超、尿动力学检查、肾功能全套、尿常规等检查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分别CIsC术观察组20例(观察组),对照组20例。

1.2方法

1,2.1 CISC方法采用日本库利艾特公司自家用导尿管,在自行导尿前双手要清洗干净,生殖器每天最少要清洗两次,在导尿前清洗更佳。患者可取坐、站或蹲位,采用最舒适的位置以满足个人需要。尿液可直接引流到便盆内或以适当的容器盛载,当尿流停止时,在耻骨以上手掌轻轻按压,有助于将剩余尿液从膀胱中挤出。通常间隔4h导尿一次,每次导尿保持在300~500mL之间,病人同时应多饮水,保持一定的尿量有助于防止感染。每天晚上睡觉前可导尿一次,清晨醒后导尿—次。每天饮水量应根据尿量适当调整,2h均摄人,防止因短时间内摄人大量水分而需要额外导尿。具体方法:将导尿用具洗净晾干,一般采用12~14F尿管,导尿时将尿管插人尿道至尿液从尿管流出后再插人1~50px,将导尿管末端的帽盖取下,放尽尿液后缓慢拔除尿管。可应用的自家导尿管,每天更换套装内的消毒液,两根导尿管轮流使用,一周更换一根,另一根洗净后晾干,一月后可选择将两套导尿管煮沸消毒一次,半年后更换两根导管。

1.2.2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系以膀胱穿刺套管针做耻骨上膀胱穿刺后插人导尿管引流尿液的方法。患者取平卧位,于膀胱充盈时选下腹正中耻骨上一横指处做穿刺点,局麻直达膀胱前并行膀胱穿刺,记录穿刺深度,在穿刺处做小切口,膀胱穿刺套管针经此切口沿膀胱穿刺方向垂直刺人,遇落空感即人膀胱。拔除套管针内芯,经套管插人导尿管后,退出套管,固定尿管。并定期冲洗,嘱患者每月更换膀胱造瘘管一次。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泌尿系B超、血生化检查评价肾功能、尿常规、尿培养,每个高倍显微镜视野下,尿液白细胞超过5个以上、清洁中段尿培养尿菌革兰阴性杆菌落计数>105个/mL提示泌尿系感染,发现肾积水和/或血肌酐升高)141,4mm提示肾功能损害。慢性尿潴留标准:持续残余尿>300mL。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研究共纳人40例病例,观察组20例,其中男性患者9名,女性患者11名,年龄(78)岁,平均年龄(56.5±9.5)岁;对照组20例,其中男性患者13名,女性患者7名,年龄(29~77)岁,平均(52.7±10,8)岁,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月后查尿常规,观察组尿常规白细胞有2例阳性,泌尿系感染率10%,对照组中15例阳性,感染率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1月后查尿培养提示:清洁中段尿菌革兰阴性杆菌落计数)105个/mL,观察组有1例阳性,感染率5%,对照组有14例,感染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1971年I'apidcs等提出了间歇性清洁自家导尿技术(CsC)出现以来,这一方法已成为“慢性尿潴留”患者重要治疗手段,是目前国际上治疗该类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国内也开始在临床上应用。膀胱过度充盈、膀胱输尿管反流、高压力排泄、排泄后大量的残余尿等都是增加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容易引起肾衰竭。与长期膀胱造瘘相比,CISC能明显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尿路感染发生风险[2]。本组研究共纳人40例病例,1月后复查尿常规,观察组尿常规白细胞有2例阳性,泌尿系感染率10%,对照组中15例阳性,感染率75%。1月后复查尿培养提示:清洁中段尿菌革兰阴性杆菌落计数)105个/mL,观察组有1例阳性,感染率5%,对照组有1碴例,感染率70%。观察组下尿路感染显著比对照组降低。因此,应尽早开展CIsC,可以明显降低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的发生率。但是CIsC也可以导致菌尿,不过在4h导尿一次的前提下,膀胱内细菌因不断稀释而不足以发生能破坏粘膜的细菌感染,无症状菌尿的发生率大约为74%,而伴有高热或肾盂肾炎者罕见。储尿囊内粘液增多是导致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间歇清洁自行导尿可避免会阴部合并症,降低下尿路感染率,使膀胱周期性扩张和排空,从而维持膀胱近似正常的生理功能。刚刚开始CISC时很难估计膀胱储尿量,因此对病人来说如何掌握导尿时间和导尿量是一个逐渐的训练过程。在一段时间训练后,病人一般即能掌握一定的导尿规律。采用CIsC的病人每1~3个月需查尿培养,一旦发生感染,可以根据上一次的尿培养结果先进行抗菌素治疗,同时及时行尿培养检查。CIsC有一定的合并症,如尿道损伤和泌尿系感染等,但与留置尿管、膀胱穿刺造瘘相比,显著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使病人生存得更长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综上所述,CISC技术是一项简洁、方便和有效的方法。主要遵循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清洁、无损伤技术和病人长期良好的适应性,并减少泌尿系统其他并发症引起的肾衰竭,且有利于病人膀胱功能的恢复和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为病人回归家庭和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自我护理,独立生活。但是,采用日本库利艾特公司自家用导尿管一套需1200元/半年,比膀胱造瘘费用昂贵。

参考文献

[1]Gandhi S,Beaumont JL,Goldberg RP.Foley versus intermittent self-catheterization after transvaginal sling surgery:which works best[J].Urology,2004,(01):53-57.

[2]Le Breton F,Guinet A,Verollet D.Therapeutic education and intermittent self-catheterization:recommendations for an educational program and a literature review[J].Ann Phys Rehabil Med,2012,(03):201-212.

[3]Di Benedetto P.Clean intermittent self-catheterization in neuro-urology[J].Eur J Phys Rehabil Med,2011,(04):651-659.

[4]叶祥明,邱纪方.间歇导尿用于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J].中国康复,2004,(03):17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