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气压弹道碎石麻醉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15  浏览次数:823次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泌尿科的微创手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输尿管结石治疗的前进也极为显著。为了对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气压弹道碎石麻醉进行分析和探讨,笔者选择2011年 6月~2012年12月接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的 120例患者,并对其麻醉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的120例中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男64例,女56例,年龄18~63岁,体重44~67 kg,ASA Ⅰ~Ⅱ级。根据患者病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6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1.2.1 观察组麻醉法:选择T11~12、L3~4椎间隙为刺入点,行硬膜外穿刺置管,经硬外管注入浓度为1.73%的碳酸利多卡因,以维持麻醉效果。 1.2.2 对照组麻醉法:选择L2~3或L3~4间隙为刺入点,行腰-硬联合穿刺,使用3 ml浓度为0.5%的布比卡因葡萄糖重比重液,并留置硬膜外导管。患者取平卧位,麻醉平面应低于胸6节段,使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维持麻醉效果。

1.3 观察项目:对麻醉效果、患者的心率、呼吸情况以及血压状况加以关注并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x ± )表示,采用q检验法检验差异,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和平均固定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两组患者各个阶段的血压、呼吸及心率等生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上段输尿管结石两组患者生命体征两组患者麻醉前、平面同定后、术中30 min、手术结束、术后1 h的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R)、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目前,气压弹道碎石已成为治疗尿道结石及大多数膀胱结石、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重要方式。而对于在该治疗过程中,应采用何种麻醉方式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临床常用的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1] 。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是通过硬膜外腔注入局部麻醉药物,阻滞脊神经根,在麻醉期使相关区域产生麻痹。腰-硬联合麻醉是利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改善麻醉效果。该麻醉方法由于对操作技术的要求较高,故并发症也相对较多。该麻醉方式具有对腰骶骨神经阻滞效果好,对运动神经阻滞彻底且经济性较高等优点;同时也具有对上界阻滞平面的控制难度较高、麻醉时间较短,且易导致低血压等不足。综上所述,在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时,应以患者的实际病情为依据,采用恰当的麻醉方式,从而有效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确保患者手术的恢复效果,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故应对差异化、个性化的麻醉方式选择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4 参考文献

[1] 王 群,王 琦.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80例临床分析[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1,29(2):102.

[收稿日期:2013-01-31 编校:郑英善]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