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外动脉内膜剥脱致移植肾动脉急性梗阻的诊治
发表时间:2012-01-17 浏览次数:537次
作者:陈卫国,王庆堂,王亮,杨航,周鹏,邓超雄 作者单位:成都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四川 成都 610083
【关键词】 移植肾动脉 梗阻 治疗
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长期透析、贫血、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因素,部分患者会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动脉内膜脆性增加,斑块或脆性增高的内膜极有可能脱落,使肾移植术中、术后出现移植肾动脉的急性梗阻。我院近年来出现2例移植肾动脉急性梗阻,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1,女性35岁,供受体血型相同,HLA位点错配0个,PRA:I:4.5%,交叉淋巴细胞毒阴性,供者肾动脉与受者右髂外动脉端侧吻合,开放血流后1分钟见尿,术后第8天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激素冲击治疗后缓解,但术后5月内又反复出现2次急性排斥及顽固性高血压,复查B超:移植肾动脉吻合口变细;移植肾动脉造影示动脉吻合口狭窄,沿钢丝置入5.0mm×15mm支架于吻合口狭窄病变处,造影示该处狭窄消失,但髂外动脉吻合口以上2.5cm、2cm处分别出现1.5cm×1.5cm圆形及2.5cm×2cm新月形阴影,两阴影间血流狭窄,通过缓慢,再次推注造影剂发现移植肾血流减少,逐渐不显影,考虑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致移植肾动脉急性栓塞。
病例2,男性31岁,供受体血型相同,HLA位点错配0个,PRA阴性,交叉淋巴细胞毒阴性,供者肾动脉与受者髂外动脉端侧吻合,开放血流后肾脏色泽红润,搏动良好,1分钟后见尿,患者血压由140/90mmHg降至110/60mmHg,出现频繁呕吐,移植肾张力有所下降,肾动脉博动变弱,将血压升至140/90mmHg后移植肾张力无好转,反而进一步下降,移植肾色泽变暗,反复以热盐水纱布局部热敷及1%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无效,遂阻断髂外动静脉,拆除动脉吻合口处缝线,肾静脉横剪一小口,原位灌注移植肾,探察动脉吻合口见受者髂外动脉内膜剥脱,堵塞吻合口,剪去剥脱的内膜,将肾动脉与髂外动脉重新端侧吻合,开放血流后移植肾张力好,肾动脉搏动有力,1分钟后即有尿液排出。
2 结果
例1患者恢复血透治疗,复查PRA:I:3.6%,于3月后再次行肾移植术,HLA位点错配1个,交叉淋巴细胞毒阴性,供者肾动脉与受者左髂外动脉端侧吻合,开放血流后1分钟见尿,术后14小时尿量7060ml,第3天血肌酐135.1umol/L,未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或急性排斥反应,至今随访15月血肌酐正常。
例2患者术后11小时尿量4445ml,第3天血肌酐134.8umol/L,未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或急性排斥反应,至今随访14月血肌酐正常。
3 讨论
移植肾动脉狭窄发病主要有免疫性及非免疫因素,免疫因素在移植肾动脉狭窄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1],有研究表明[2],当急性排斥发生时,ICAM1和VCAM1表达增强,这些因子的过高表达使白细胞的迁移和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增强,从而导致微血管的大血管损伤并由此导致移植肾动脉狭窄。本组例1术后短期内反复3次出现急性排斥,动脉狭窄的原因与急性排斥有很大的关系。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可以有效地对移植肾动脉狭窄进行治疗,本组例1支架置入后,肾动脉血流激增,使通过髂外动脉近端的血流增加,血流的变化使髂外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栓塞肾动脉。
肾移植术中遇到移植肾缺血,首先要找出缺血原因,其常见原因为吻合口狭窄、血栓栓塞、动脉粥样硬化斑、血管扭曲成角、超急性排斥反应等,在排除超急性排斥反应后,原因未明确或不能迅速处理时,应果断行再灌注,重新吻合血管,挽救移植肾,避免热缺血时间过长,移植肾功能丧失。本组例2幸处理即时,避免了移植肾功能的丧失。
【参考文献】
[1] 杜传福,于立新,邓文锋. 尸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动脉狭窄发病原因分析[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6):624~626.
[2] Orosz, CG. Endothelial activation and chronic allograft rejection[J]. Clin Transplant, 1994,8(3):29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