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11-06-20 浏览次数:405次
作者:林立文,刘真秀,任平 作者单位: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病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和护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36例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出院病人中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236例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病人中发生医院感染45例,感染率为19.07%。老年重症病人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常见感染部位依次是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等,病人住院时间的长短对于医院感染有明显的差异性;性别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老年病人的关注,对重症病人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的护理干预,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和创伤性操作。
【关键词】神经内科;医院获得性感染;护理
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是我院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科室之一,为控制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生率、提高危重病人的生存率,对本院2009年7月—2009年12月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
1 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入选病例为2009年7月—2009年12月在我院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病人,入重症监护病房时已有感染者纳入非获得性感染病人组,但如此类病人在住重症监护病房期间并发了新的不同的微生物感染或在另外的解剖部位发生感染,则将其纳入获得性感染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和依据医师、护士的记录及病人的各种化验结果。
1.2 料收集1名感染性疾病医师负责收集整理资料,应用标准表格记录每例病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住院天数、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及应用时间,入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时感染及入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感染。
2 结 果
2.1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纳入该研究的236例病人中,有45例发生了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感染,感染率为19.07%,在入重症监护病房时38例病人已有感染,其中27例入重症监护病房后发生了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感染,入重症监护病房时无感染者有18例发生了获得性感染,感染60例次,感染率25.42%;60例次医院感染中以呼吸道感染最高为46.67%,见表1。表160例次医院感染部位分布感染部位例次构成比
2.2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有基础疾病的感染机会大,年龄>60岁的病人更容易发生医院感染,从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住院天数>14 d的病人医院感染率较其他两组高,有侵入性操作的病人医院感染率较高;留置医用插管≤7 d和>7 d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 d的病人医院感染率高,见表2。表2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3讨论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人病情复杂,其大多数是老年病人,年龄大且有慢性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防御能力不强,长时间卧床,这些均大大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并且病人发生医院感染以呼吸系统最常见,其次为泌尿系统。多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胃动力减弱易使食物反流。肺部小动脉硬化、肺弹性回缩力下降、肺内膜上皮纤维化使咳嗽和排痰困难。如果再发生脑血管疾病使大脑处于意识抑制状态,呼吸道纤毛系统摆动减弱,则呼吸道自身的清除能力降低,导致炎症分泌物滞留,易发生感染。泌尿道感染多与留置导尿有关。留置导尿不仅损伤尿路黏膜,还影响尿液的保护作用。轻者造成黏膜充血水肿。重者则有黏膜损伤,这些有利于细菌侵入[1]。深静脉置管及机械通气为侵袭性治疗,可导致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减弱,增加了细菌的粘附和定植,导管也为细菌提供了入路和定植基地。上述病人是院内感染的重点预防和重点护理干预对象。
4护理干预
4.1洗手医护人员的手是传播细菌和交叉感染的媒介,各种检查和操作愈频繁,造成感染的几率愈高。接触采样物(如血液、呼吸道分泌物、尿液、粪便等)、污染物以及各项操作前后均应洗净双手(无论是否佩戴手套),或使用含氯擦手液进行擦拭。主任、主治医师查房时,每检查完一位病人,用含氯擦手液擦拭双手。
4.2加强医护人员对院内感染重要性的认识与考评严格执行重症监护病房医疗器械和一次性物品使用的制度。保证一患一套检查用具(听诊器、叩诊锤、手电筒、血压计袖套等)。并由护士每周进行检查、消毒。一旦发现MRSA、MRSE、ESBLS阳性感染者或定植(携带)者立即床边隔离,严格给予消毒隔离, 同一种细菌感染者安排在同一病室,垂直护理危重病人;限制家属探望的时间和人数,外来人员进入重症监护病房一律更衣、换鞋和戴好口罩、帽子。
4.3根据引起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临床资料分析提示,呼吸系统是院内感染最常见发病部位[2],应积极设法促进病人排痰,未使用呼吸机者可鼓励病人翻身、叩背,使痰液及时而充分排出;氧气湿化瓶及管道应严格消毒,并干燥保存,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每周消毒更换2次,湿化瓶中蒸馏水每天更换;一次性雾化器一人一用,雾化液体24 h未用完者予以废弃。对于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应定期吸痰,更换使用中的呼吸机管路,管路上雾化、湿化用水使用无菌液体,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病人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护理,树立视气管如血管的观念,对机械通气病人采用半卧位姿势以减少胃内容物误吸和反流。加强病房管理,保持室内清洁和空气新鲜,坚持通风换气。留置尿管病人要保证管路与引流袋的密闭性,采用抗反流引流袋且每周更换1次 。定期进行检测尿液,留取标本时注意无菌操作,定时(3 h~4 h)夹闭尿管,锻炼膀胱功能,减少插管的频率。 尿失禁病人尽量使用假性导尿或接尿器,每日清洗1次,切断细菌进入人体的通道,不常规使用抗菌药物、膀胱冲洗等措施[35]。
4.4严格无菌操作,有效控制导管相关性感染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程序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应选择口径适宜、质量好的硅胶类管材,选择正确置管部位,避免股静脉置管,严格无菌操作,插入部位的消毒范围不小于25 cm2,等消毒液干后再行穿刺皮肤的操作,插入部位使用预防性屏障如导管罩、导管帽、消毒套和大的手术单,及时更换敷料,敷料选择干燥透气、便于观察的干纱布,密切观察穿刺处皮肤。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重视保护重要脏器,缩短居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病情好转马上转入普通病房,有效预防或减少感染机会。
【参考文献】
[1]Dettenkofer M,Ebner W,Els T,et al.Surveilla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a neurology intensive care unit [J].J Neurol,2001,248(11):959964.
[2]刘亚新,王亚霞,魏琴.探讨综合性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干预[J].上海护理,2006,6(1):3132.
[3]雷瑞新.105例死亡病例医院感染分析[J].护理研究,2009,23(suppl.1):12.
[4]郑明.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现状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0,24(4C):10351037.
[5]梁怀仙,雷凤仙,段竹青.有效的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suppl.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