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脑室出血32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3-25 浏览次数:406次
作者:周泉 作者单位:(盱眙县人民医院, 江苏 盱眙 211700)
【关键词】 原发性;脑室出血;临床分析
原发性脑室出血是临床危急病症之一,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我院急诊科自2006年2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原发性脑室出血32例。现将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42岁~74岁,平均5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例,头痛病史8例,眩晕病史13例,曾发生脑出血1例。临床症状头痛30例,呕吐18例,意识障碍10例,眩晕13例。脑膜刺激症26例,上视麻痹10例,眼球震颤9例,高血糖16例,应激性溃疡2例。
1.2 头颅CT检查
32例均为原发性脑室出血,双侧脑室积血10例,单侧脑室积血12例,三.四脑室积血6例,单侧脑室出血加三脑室积血3例,幕上脑室扩大1例。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保守治疗。卧床休息,积极脱水降低颅内压,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压。所有患者在颅脑CT证实为脑室出血后均以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持续静脉泵注射维持,根据患者血压及头痛症状,尼莫地平持续静脉注射10 d~14 d,第一周使用剂量40 mg/d~60 mg/d,第二周酌量减少至20 mg/d~40 mg/d,二周后改为口服维持。住院期间,给予心电监护,严密监测血压和心率,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2 结果
2.1 32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经保守治疗三、四周,其中31例痊愈出院,2例双侧脑室出血病情进行性加重,脑疝形成,最后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2.2 对尼莫地平的耐受性
其中二例在第一天使用尼莫地平静脉泵注射时出现血压下降至95/60 mmHg,经减小剂量至100 μg/h ~200 μg/h,患者血压即回升(120~130)/(70~80)mmHg。32例患者在使用静脉泵注射尼莫地平时对心率影响甚微。
3 讨论
3.1 原发性脑室出血
系指脑室脉络丛或室管膜血管破裂出血,CT检查血肿仅限于脑室系统而无脑实质内出血征象。原发性脑室出血临床少见,除高血压外,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液病等都可以是原发性脑室出血的病因。以往认为原发性脑室出血起病急骤,意识障碍严重,生命体征不稳定时病情凶险,迅速出现丘脑下部及脑干症状,无偏瘫,锥体束征与脑膜刺激征时隐时现,病程短,多死于24 h内。自从CT应用后,临床医生对原发性脑室出血有了新的认识,部分脑室积血CT及临床治疗观察证实其预后较好[1]。病情的轻重与预后主要和脑室积血量多少,是否存在脑脊液循环受阻有关。本组资料CT证实是原发性脑室出血,经保守治疗大多预后良好,其中2例为全脑室出血,脑脊液循环严重受阻,经保守治疗无效死亡。
3.2 原发性脑室出血除出现一般头痛,呕吐颅内压增高症状外,还可出现一些不典型的体征,抓住这些临床体征,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误诊。脑室出血往往可以导致双眼垂直注视麻痹(多为上视受限),瞳孔小,对光反射减弱,主要机制是由于脑室出血引起中脑导水管积血扩张,影响顶盖前区,后连合[2]。原发性脑室出血并非均有脑膜刺激征,这可能与血液主要沉积脑室,流入至蛛网膜下腔量少,对脑膜及脊神经根刺激轻有关。
3.3 脑血管痉挛(CVS)是脑室出血重要病发症之一
与出血部位,出血量,血管受挤压牵拉有关。尤当脑室积血流入蛛网膜下腔时,血液及其降解产物是导致血管痉挛的主要原因[3]。另外机体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5-HT等神经介质释放增加也参与CVS的发生。在CVS的发生过程中,钙离子异常内流导致的血管平滑肌收缩是其最终环节。钙离子拮抗剂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钙离子内流降低CVS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是临床最常用的防治CVS的方法之一,疗效确切。尼莫地平因具有高脂溶性,易于透过血脑屏障,进入神经元,阻断钙超载。美国心脏学会卒中委员会极力推荐应用尼莫地平来减少CVS引起的不良预后。对于CVS,传统理念是以治为主,现在人们提倡以防为主,以达到改善早期痉挛患者的远期预后(预防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通过本组资料,静脉泵注射尼莫地平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胡维铭, 王维玲. 神经内科主治医生699问-现代主治医生提高丛书[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联合出版社,1998:455.
[2]孙贻飞. 原发性脑室出血20例误诊分析 [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3):99.
[3]王维治. 神经病学 [M]. 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