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例分水岭脑梗死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3-25 浏览次数:360次
作者:张莉娜,刘喜龙 作者单位:(通辽市开鲁县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要】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塞(CWI)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CW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CWI的病因为体循环低血压,脑的大动脉狭窄或闭塞、心脏病等。
【关键词】 分水岭脑梗死;病因;临床特点
脑分水岭梗塞是指发生在脑内两条动脉供血区交界处的梗塞,是临床常见的脑梗死类型之一,可见于大脑皮层动脉之间,皮层支与深穿支之间的边缘带。约占全部脑梗死的10%,病因种种,表现多样。病理机制复杂。主要病理基础是大血管狭窄闭塞,致狭窄远端血流减少,侧枝循环不良的部位发生梗塞。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5年至2007年共收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346例,其中CWI37例。占10.7%,本组病例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45岁~87岁,平均年龄63岁。其中合并高血压16例,占43%;糖尿病14例占39%,心功能不全13例占34%,血压降低占64%,其中手术麻醉不当2例。腹泻合并低血压5例,感染合并低血压2例,心功能不全降压过度低血压3例。
1.2 临床表现
皮层前型6例,皮层后型11例,皮层下型20例。首发症状皮层前型,肢体无力3例,头晕1例,癫痫1例,嗜睡1例;皮层后型,肢体无力3例,头晕3例,视物不清3例,言语障碍1例,记忆力下降1例;皮层下型,肢体无力12例,头晕2例,言语障碍2例,肢体麻木3例,记忆力下降1例。
CT表现有单灶和多灶,常见到皮层和皮层下型并存。
1.3 治疗及预后
给予纠正低血压,补充血容量,抑制血小板聚集,积极治疗原发病。按照1999年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评定疗效,本组治愈12例,显著进步18例,好转7例。
2 讨论
2.1 脑分水岭梗塞的发病机率很复杂,一般认为对称性双侧WS是一种血液动力学现象,一侧分水岭梗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A、全身低血压:血压下降,脑灌注压下降,脑的小动脉扩张,当血管扩张达高峰时,自动调节减少,然后脑血流量与灌注压平行下降,血流量首次减少的部位在大的脑动脉间的边界区,这种情况最易发生与大脑前中动脉边缘区。B、血管微栓子,血小板栓子,胆固醇颗粒及肿瘤栓子,如果阻塞在软脑膜小动脉内会引起皮层区分水岭梗塞;C、颈内动脉狭窄或阻塞,当全身血压略有下降,血液动力血紊乱,血球压积增加及心输出量减少时,其远端边缘区最易发生栓塞。D、休克,心脏骤停,麻醉等也是诱发WS的主要原因。大脑在体循环中的位置最高,对缺血最敏感,而分水岭区距心脏最远,又是动脉的末梢部位,故最易受体循环低血压或有效循环血量的影响,特别是原有动脉硬化的基础,平时通过脑底动脉环从对侧脑动脉或其他侧枝循环获得血流,一旦血压下降即可出现症状。
2.2 CT或MRI表现
采用Bogouss lawsky神经影像学分类法按照脑血管分布影像模板,脑分水岭梗死分为:(1)皮层前型,梗死发生于大脑前动脉ACA与大脑中AMCA皮质支的边缘带,梗死灶呈楔形,尖端朝向侧闹色,底朝向皮质软脑膜面,主要临床表现为: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对侧轻偏瘫,认知功能障碍,个别患者可有不完全运动性失语。(2)皮质后型:梗死发生于大脑后动脉PCA与大脑中动脉MCA皮质支的边缘带,常位于颞顶枕交接区,梗死灶也呈楔形,尖端朝向脑室。临床表现为:偏盲或象限盲,皮质型感觉障碍,不完全性感觉性失语,较偏瘫少见。(3)皮层下型:梗死发生于ACA、和PCA与深穿支的边缘带,梗死灶主要位于侧脑室体部外上方,半卵圆中心或放射冠位置比基底核层面高。病灶呈串珠样或融合成条索状,也可呈前后走形的线状。另外,在椎基底动脉系统中,两条大血管供血的交界区发生的梗死为幕下脑分水岭梗死。主要见于小脑上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的交界区梗死,称为小脑型脑分水岭梗死。
2.3 在分水岭梗塞的治疗中
应围绕改善缺血区半暗带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脑组织缺血坏死的主要环节进行,除了进行对症溶栓、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外,应注意对低血容量—低血压—低灌注压患者进行扩容,纠正低血压及低灌注压,避免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压下降,有效循环量的降低和血液粘滞的增加。严格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减少动脉硬化和狭窄的发生极为重要,一旦发现动脉狭窄,应早期进行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