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20例

发表时间:2009-05-26  浏览次数:872次

  摘要:目的 探讨复杂肾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经皮肾穿刺造瘘,输尿管镜通过造瘘通道,气压弹道碎石取石。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Ⅰ期取石12例,Ⅱ期取石8例,结石取尽率85%。结论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方法。

  关键词:输尿管镜;经皮肾取石;复杂肾结石                                                                            我院从2003年10月开始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输尿管镜加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2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1~80岁,平均43岁。单侧肾铸型结石14例,单侧肾多发性结石6例,双侧肾铸型结石1例,铸型结石长径均>3cm,均伴有不同程度肾积水,其中6例曾行开放手术取石。

  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取膀胱截石位,输尿管镜下向手术侧输尿管内插入F4或F5输尿管导管并留置于尿道外,退镜留置导尿管,改俯卧位,肾区腹部下垫一小枕使腰背成一平面。选腋后线11肋间或12肋下为穿刺进针点;肾积水少者,从输尿管导管注水造人工肾积水。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RTfion黑白B超仪,5MHz穿刺探头定位穿刺。如不成功,改用美国GE移动式C臂X线机定位穿刺,使用18GTCA肾穿刺针,刺中拟定肾收集系统,取出针蕊,见尿液流出后,从针鞘内引入斑马导丝,尽可能插入输尿管内,若在肾内盘曲,应超过5cm,以防脱出[1]。进针处切开皮肤及皮下约1cm,退出针鞘,沿斑马导丝用筋膜扩张器从F8逐次扩张至F14或F16,引入peelaway塑料薄鞘,退出扩张器,输尿管镜连接监视系统,脉冲式灌注泵,从鞘内入镜观察结石,调整斑马导丝位置,使用气压弹道碎石机击碎结石后,高压灌注冲洗,配合碎石和钳夹,取出结石。顺行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并拔出输尿管导管,留置肾造瘘管,如结石Ⅰ期取尽,则3~5d拔除肾造瘘管,输尿管支架管4周后拔除,否则Ⅱ期取石后拔管。

  2 结 果

  本组Ⅰ期取石12例,Ⅱ期取石8例。1例手术结束时,因工作鞘脱出,再次穿刺失败,改开放手术造瘘,放置内支架管。8例术后小结石残留结合ESWL碎石治疗。17例结石取尽,3例肾盏内残石。无穿孔、尿瘘及大出血等并发症。

  3 讨 论

  经皮肾镜取石术结合ESWL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一种重要手段,尤其是肾铸型结石、术后复发性结石、残余结石等复杂性结石。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恢复时间长。常规的经皮肾镜取石术由于其通道粗(F28F34),并发症多,尤其是出血、穿孔等发生率高,影响其推广应用[3]。国内李逊等率先使用输尿管镜代替肾镜,使肾通道明显缩小(F14F16),严重并发症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结合文献及我们的初步经验,体会如下:①建立便于手术操作的经皮肾通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逆行输尿管插管可造人工肾积水,便于穿刺及扩张通道。肾积水>2.5cm者B超定位完全可以完成操作。如B超定位穿刺失败,或肾积水少者,用C臂X光机定位。输尿管导管注入造影剂后可清楚显示肾收集系统,选腋后线11肋间或12肋下为穿刺点,穿刺方向为向病人的内前上方斜进针,与水平呈30°~60°,最佳进针部位为肾中盏的后组盏,可同时处理上、下组盏结石[2]。②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对初学者而言留置安全导丝很重要,一旦工作鞘脱出,可重新放置,否则再次穿刺很困难,不得不开放手术。③该手术对肾积水重者操作相对容易,但积水少者容易引起出血、撕裂、穿孔等并发症,此时最好采用Ⅰ期造瘘,3~5d后Ⅱ期或多期取石,比较安全。④对术后较小的残余结石,可结合ESWL治疗。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可一个通道多次手术,是治疗上尿路结石,尤其是复杂肾结石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梅骅主编.泌尿外科手术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895-898.

  [2]李逊,曾国华,吴开俊,等.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 [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3, 9:516-518.

  [3]余兆雄,蔡勇,杜国顺,等.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 [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3, 10:623.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