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测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预后预判的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14-04-23 浏览次数:1174次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血液检查方法,主要是对患者外周血细胞计数进行监测,从而诊断和治疗相关性疾病[1]。笔者对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40例,对血常规检测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40例,均进行血常规检测。依据患者血液常规检查的情况进行分组,正常组70例,其中男43例,女27例,年龄50~75岁,平均(61.50±3.50)岁;异常组70例,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51~74岁,平均(61.00±4.50)岁;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精神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应用半自动血球仪对患者进行血液常规分析,对各项血细胞值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同时依据血液常规的情况进行分组,对血常规检测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预后价值评估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1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异常组患者预后神经功能、大面积梗死、出血量、病死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两组患者均依据患者的检查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3 讨论伴随我国老年人数的增加,脑出血患者发病比例逐年呈上升趋势增长。脑出血急性期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急性心脑血管性疾病,因起病急、症状重、预后差病死率高,受到了临床重视和关注。对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成为目前临床上关注的重点,准确的评估和临床治疗是脑出血患者治疗措施方法选取的关键[2]。患者急性出血、疼痛、情绪激动等引起机体急性应激性反应,使血中儿茶酚胺等激素水平明显升高,进而使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促红素等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增高、骨髓造血活跃,并使大量骨髓池和边缘池粒细胞进入循环池致周围血粒细胞明显增加[3]。有不少卒中患者发病初期并无周围血白细胞总数的增高,仅表现为粒细胞百分比不同程度的增高,特别是发病时间很短、没有感染迹象的患者,同样是应激反应的表现,可能是不同人群机体反应性不同,特别是老年人整体反应性较差等原因所致,不要误认为是感染而给予大量的抗生素,这既可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又避免因此引起的不良反应,并可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而不会影响卒中的治疗效果。本组资料和既往研究均显示ICH后高血糖等明显的应激性反应会给患者带来不利影响,表现病吉林医学2014年4月第35卷第11期 ·2401· 情更重、预后更差、病死率更高。对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40例的血常规检测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脑出血急性期血液常规检查异常患者预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差,脑梗死面积和出血量明显增加,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伴随外周血细胞计数增高,严重程度逐渐加重,同时病死率显著提高,但在血常规的检测下进行治疗和诊断时,能够更加准确地对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同时依据患者情况进行针对的治疗,从而降低患者的危险性,降低病死率,因此血常规的检测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具有重要价值和必要性。
4 参考文献
[1] 何 伟.影响脑出血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4):69.
[2]MetraM,BettariL,CarubelliV,etal.Oldandnewintravenousinotropicagentsinthetreatmentofadvancedheartfailure[J].ProgCardiovascDis,2011,54(2):97.
[3] 李凤增,王永红,陈 辉,等.脑出血急性期常规生化指标对脑出血预后的临床价值[J].重庆医学,2011,40(23):2289.[收稿日期:2013-12-09 编校: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