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TnT及CK-MB的含量变化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突发事件临床病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2-12-10 浏览次数:1105次
作者 单位
郑义龙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人民医院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一种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常见疾病,常导致猝死,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心肌梗死之间。血清中cTnT含量的变化对于UA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研究价值[1]。本文通过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中cTnT与CK-MB含量变化,分析其数据变化与UA患者突发事件的病理关系及其预防。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选择UA患者96例,其中男65例,女31例,年龄40~78岁,平均(58.1±12.6)岁。其中变异型心绞痛31例、自发型13例、初发劳力型33例、恶化劳力型19例。所有病例心绞痛发作时EKG有ST段动态演变,即ST段呈水平型、下斜型压低或一过性抬高>0.1 mV,对并痛发作进行24 h观察,CK-MB在正常范围或升高但低于正常值上限的二倍,EKG无病理性Q波形成,排除AMI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发病5 h内采取样血待测。
1.2 测定设备:运用Boehringer Mannbeim 公司300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系统,对样血进行cTnT测定;CK-MB测定,运用美国TechoniconRA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试剂盒采用德国Boehringer Mannheim公司提供的专用试剂盒。
1.3 观察标准:UA患者2周内发生的心脏突发意事件。包括心源性猝死、致命心律失常(含持续型尖端扭转室速、室颤、室扑、Ⅱ度Ⅱ型以上AVB) 、AMI。
1.4 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率比较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并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nT测定:96例不稳定心绞痛病例,cTnT呈阳性(以cTnT>0.2 μg/L为标准)患者27人,占28.1%,其均值为0.98±0.47 μg/L,其余71例阴性(以cTnT<0.2 μg/L为标准),均值为(0.06±0.04) μg/L。比较两组资料,在cTnT阳性组中,CK-MB异常者26例,占比例27%,明显多于阴性,两组之间血糖差异、高血压病、年龄、性别、及其他疾病发作至就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CK-MB测定结果:96例病例中,血清CK-MB异常患者26例,占比例27%。均值为(19.3±6.4)U/L,CK-MB数据正常者例,占比例73%,大于25U/L者3人,(分别为26、28、29 U/L),其中2人cTnT(+),1人cTnT(-)。且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VA患者血清cTnT、CK-MB与预后的关系:在血清cTnT阳性组27人中,8例患者在2周内发生心脏突发事件,占比例29.6%.其中,cTnT>2.0 μg/L者4例.并且按Braunwald分级标准均应确定在在3级以上。在血清cTnT阴性组69人中,仅3例发生心脏突发事件,占比例4.3%;CK-MB高于正常者26例,6例发生心脏意外事件,占23%,其值>25 U/L。血清cTnT阳性组与血清cTnT阴性组组间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而CK-MB异常组与CK-MB正常组间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表1 cTnT及CK-MB检测结果与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略)注:表示与cTnT阴性组比较,①P<0.05
与CK-MB比较,血清cTnT检测和CK-MB对于识别高危UAP的敏感性是86%和26.7%,特异性分别为65.4%和76.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3.3%和2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9%和88.8%.
3 讨论
VA的确切发生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有认为是在基础上发生的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冠脉痉挛等因素,导致冠脉狭窄,急促时间内引发不稳定的心肌缺血形成突发[2]。
血清cTnT升高是心肌细胞损伤的标志,严重的损伤会导致肌丝降解,cTnT持续升高。血清cTnT阳性表明高危患者,Brawnwald级别越高,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越大。血清cTnT阳性持续时间越长,也表明危险性越大,需要重点监护,该分析对改善预后有现实价值[3]。相比较而言,CK-MB都在胞浆中,心肌损伤6~8 h开始出现,一般72 h后血清水平已恢复正常,诊断时间窗较狭窄,对判断预后帮助小。
【参考文献】
[1]徐纪文.TNFα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时水平及与血清CK、cTNT的关系[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10):1543.
[2]李志平,罗 阳,张 雪,等.心肌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检测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07,36(24):2547.
[3]黄海忠,李玉华,俞世英.血清cTn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价值[J].河北医学,2006,12(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