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表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2-12-10 浏览次数:970次
作者 单位
吴鹏 四川 雅安,解放军37医院心内科
体表心电图广泛应用于临床,极具实用价值,对某些病症(如心律失常等)能达到确诊目的。但对一般有ST- T改变的有或没有典型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预测价值尚有待研究。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冠状动脉造影(CAG)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1]。本文对225例心电图有ST-T改变的患者行冠脉造影,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探讨ST-T改变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均为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入选标准: (1)入院时心电图有ST- T改变的拟诊冠心病患者。(2)其中男127例,女98例,年龄35~80岁,平均(57.8±10.6)岁。
1.2 方法
1.2.1 心电图采用同步12导联心电图机(MAC 1200ST)
记录。入院后行12导联ECG,必要时加做V7-V9,V3R-V5R 导联心电图,以出现典型ST- T缺血改变为有意义改变。ECG异常为至少2个相关导联发生缺血性ST- T改变: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05mv,ST段抬高为肢体导联≥0.1mv,胸导联≥0.2mv 和(或) T波倒置> 0.3mv,T波伪改善。
1.2.2 冠状动脉造影
大型C臂DSA机(SIEMENS ArtisU)为血管造影系统。所有患者均以Judkins 技术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在多个投影角度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病变按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4支计算,以冠状动脉直径固定狭窄≥50%为阳性[2]。
2 结 果
225例受检者中选择性CAG显示冠脉狭窄≥50%者15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8例,心电图均有ST段抬高和ST段压低的变化;陈旧性心肌梗死7例,其中1例心电图既有ST段抬高又有ST段压低,最终诊断为陈旧性心肌梗死伴左室壁瘤,其余6例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和(或) T波倒置;心绞痛125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97例,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和(或) T波倒置,变异性心绞痛28例,心电图表现既有ST段抬高又有ST段压低的变化。未发现冠状动脉病变者75例,男31例,女44例。临床最后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22例,扩张性心肌病10例,X综合征5例,心脏神经官能症12例(女10例,男2例),瓣膜病性心肌病6例,糖尿病性心肌病17例,心电图均表现为ST段压低和(或) T波倒置;重症心肌炎2例,心电图主要表现既有ST段抬高又有ST段压低;急性心包炎1例,心电图主要表现为ST段抬高。
3 讨 论
伴随介入治疗的迅猛发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以其准确性和直观性已成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随之而来的是对体表心电图诊断价值的质疑。本研究通过对225例体表心电图存在ST-T改变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回顾分析提示,具有心电图ST-T 改变患者中,只有66.67%的患者其冠状动脉造影显示阳性结果,其中ST段抬高伴或不伴T波改变心电图冠脉造影阳性率为94%(47/50),ST段压低伴或不伴T波改变心电图冠脉造影阳性率为59.09%(104/176)。心电图ST段抬高伴或不伴T波改变对冠心病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较高,假阳性较低,而心电图ST段压低伴或不伴T波改变对冠心病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较低,假阳性较高。本研究结果还提示,伴有ST-T改变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存在性别差异,本研究中127例男性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呈阳性者达96例( 75.59% ),而98例女性患者中只有54例( 55.10% ) 呈阳性,故女性患者的特异性较低。结合临床,引起ST-T改变的原因很多,除了冠心病,比较常见的疾病还包括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心包炎、X综合征、心脏神经官能症、电解质紊乱、脑心综合征、早期复极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室壁瘤及心律失常等,体位改变、过度换气等正常生理状态和药物影响也可出现ST-T段改变。其中高血压病是心脏结构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其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力增高,冠状动脉灌注压明显下降以及继发性心肌肥厚致心肌相对缺血[3],出现了类似冠状动脉病变的缺血性ST-T改变。因此,利用心电图ST-T 改变诊断冠心病应慎重,要结合临床资料作合理分析并积极寻找真正引发的疾病原因,才能做出准确客观的诊断结果。
【参考文献】
[1] 马长生,盖鲁粤,张奎俊,等.介入心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8.
[2] 陈在嘉,徐义枢,孔华宇.临床冠心病学[M].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 209.
[3] 张智民,陈玉琦,孙凤银.对有心电图ST-T 改变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患者31 例临床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