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原发右肾移行细胞癌脑转移1例
发表时间:2009-06-27 浏览次数:758次
作者:梁晋华
作者单位:平定县医院,山西 平定 045200 【关键词】 食管癌;脑转移;检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任某,男性,年龄60岁。于1998年3月因进食时偶感发噎,未进行任何检查,在本院门诊以“胃炎”治疗,效果不佳,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伴胸背部不适,无呕血及黑便,不伴发热、咳嗽。经上消化道造影、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食管中段癌,后入院,于3月7日行食管中段切除。
1.2 病理检查
切除的食管长8.0 cm,直径4.8 cm,切面可见一溃疡型肿物,大小5.2 cm×1.8 cm,深1.0 cm,切面灰白、质粗、脆,肿物浸犯全层。镜下观察:细胞呈梭型、不规则、胞浆比例失调,有假腺样结构,呈巢状,细胞体积大小不一,有角化倾向,核大深染,畸形,并可见到蝌蚪形、梭形、蛇形及癌珠,有些呈裸核。
1.3 病理诊断
鳞状细胞癌Ⅱ级~Ⅲ级,溃疡型、浸全层。1999年11月9日,患者因无明显诱因,觉右腰部憋胀不适、发热,小便为血尿,胀痛持续不缓解入院,右肾压叩痛。CT扫描报告单提示右肾占位性病变,考虑右肾上极癌。辅助检查:血细胞分析:WBC 10.6×109/L, RBC 4.17×1012/L, HGB 129 g/L,尿常规:肉眼观为血尿,血糖:4.78 mmol/L,肝功能正常。临床诊断为右肾上极癌,且为原发。11月22日行右肾癌根治术。
1.4 病理检查
右肾切除:大小11.5 cm×8 cm×6 cm、输尿管长6.0 cm,直径0.6 cm,切面见肾盂边沿肾锥体可见弥漫的灰白色肿物,面积有6 cm×5 cm×5 cm,切面灰白、质粗、脆。镜下观察:见肿瘤多呈乳头状分支,乳头中央为富含血管的结缔组织,细胞多为中等分化,细胞层次增加,核大且密,极性紊乱,核分裂相增多,核不成比例的增大、浓染,染色质颗粒粗,核仁明显。
1.5 病理初步诊断
鳞状细胞癌伴坏死,后经山西肿瘤医院会诊为:移行细胞癌。2001年1月19日,因头痛、头闷、反应迟钝入院,临床初步诊断为“食管癌脑转移”。CT反应脑部有一低密度灶。临床经脱水降颅压,改善脑供血2周,病情无明显变化。于2月10日手术,行左顶枕部肿物切除。
1.6 病理检查
左顶枕部肿物呈灰白色、破碎样、部分呈豆腐渣样。镜下观察:瘤细胞呈巢状、乳头状,排列成实性团块,瘤细胞分化中等,核形不规则呈圆形或卵圆形、增大、浓染,染色质颗粒粗,核仁明显,核分裂相易见,有出血、坏死。
1.7 病理诊断
肾移行细胞癌脑转移。
2 讨论
食管鳞状上皮癌是最常见的食管恶性肿瘤,通常发生于食管的中下1/3,临床上出现进行性的吞咽困难,体重下降、贫血。食管鳞癌的组织学诊断一般并不困难。在活检标本,主要需与良性溃疡边缘的再生鳞状上皮相鉴别,后者可出现基底增生带变宽和核分裂活跃。肾盂移行细胞癌多见于成人,单侧性,临床主要症状是血尿。移行细胞癌I级在与布鲁那细胞鉴别时,偶然会引起困难。高分化癌的癌巢细胞排列紧密,大小和形态不规则,而布鲁那总是呈圆形或卵圆形,细胞极向规则有序。移行细胞癌的分化越低,组织学特点越不明确,仅根据组织形态,很难和其他类型的低分化癌鉴别。移行细胞癌伴有破骨细胞性巨细胞分化,应当和巨细胞癌鉴别。后者的巨细胞比破骨细胞性巨细胞异形性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