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途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的观察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6-29 浏览次数:847次
作者:安淑芬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
【关键词】 心脏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途径;病原菌
近年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由于其操作简便、安全,已成为心脏术后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它广泛应用于静脉注射、中心静脉压的监测、静脉营养支持等方面[1]。然而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随之而来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及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的机会大大增加[2]。本研究主要观察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经不同途径应用中心静脉留置管道的感染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心脏直视手术后ICU监护室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共198例,其中股静脉置管38例,锁骨下静脉置管102例,外周静脉置管58例。
1.2 方法
采用中心静脉留置管道的常规护理方法:在穿刺处用无菌透明贴膜覆盖,每日用碘酒、酒精消毒穿刺部位并更换贴膜,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炎症反应。对插管部位皮肤有感染征象或留置插管期间出现感染症状的患者拔除导管。拔管前用碘伏消毒,无菌纱布压住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处的近心端[3],取尖端1 cm置于无菌试管内,行导管尖端致病菌定性培养。
1.3 诊断标准
(1)有局部感染症状,穿刺口局部出现红肿,并有炎性分泌物,导管尖细菌培养阳性;(2)有全身感染症状,出现发热,白细胞总数升高,血培养和导管尖细菌培养均为阳性;(3)在中心静脉置管期间出现临床感染,在拔管后体温下降且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培养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情况
参与者数量分析共观察留置导管198例次,有明确感染者21例次。
2.2 经不同途径留置中心静脉管道的感染率
股静脉为23.61%,锁骨下静脉为7.84%,周围静脉为6.89%,股静脉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不同途径留置中心静脉管道的感染情况
2.3 中心静脉管道的感染菌种
在导致留置中心静脉管道的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12例(57.1%);革兰氏阴性菌8例(38.1%);真菌1例(4.8%)。
3 讨论
中心静脉管道的感染有以下不同的发病机制:皮肤表面的细菌沿导管与皮下隧道间隙进入血管内(腔外途径);细菌通过污染的导管接头进人血液(腔内途径)[4];其他感染灶的血行性播散以及静脉输液的污染。约有50%的导管相关感染来自皮肤,皮肤表面的常见细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隐藏在穿刺部位皮脂腺、汗腺和皮肤皱褶处的细菌可随穿刺进入血液,从而导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
本研究表明,经股静脉留置的中心静脉管道的感染率最高,可能由于:(1)此部位汗腺发达,在治疗期间出汗较多,可以引起插管皮肤周围的感染;(2)插管部位由于会阴分泌物、尿液、粪便等原因污染机会多,腹股沟皮肤凹凸不平,细菌容易生长。
经锁骨下静脉留置的中心静脉管道的感染的原因在于:中心静脉管邻近口腔和气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下胃管等操作,增加了污染的机会。所以对已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中心静脉管的患者,则应加强护理,避免受汗液、痰液、呼吸道分泌物等因素污染。
经外周静脉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内径较细,一般小分子液体,不能输注血制品和肠外高营养物质,这样必然减少了细菌在管道内生存的机会。所以,外周静脉留置的中心静脉管道感染率低。但是由于这种中心静脉管道不能输注血制品和肠外高营养物质,也无法准确地测量中心静脉压,这种途径的使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用于体外循环术后心功能仍较差的患者,主要是将药物和液体直接进入体循环,减少对周围静脉和组织的刺激。
由于静脉导管的感染主要是由于来源于皮肤表面等条件致病菌的感染,这就说明穿刺和护理对降低静脉导管的感染的重要性。因此,操作过程中要严格进行空气和皮肤消毒,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在插管后注意消毒及保护插管处与外界的隔离,减少感染的发生;尽量选用颈静脉和锁骨下静脉途径穿刺,避免股静脉置管;使用有效的抗生素(万古霉素)封管来杀灭感染菌也能达到治疗效果[6,7]。一旦发生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应立即拔除导管,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治疗。
【参考文献】
1 赵荣,崔勤,胡雪慧,等.体外循环手术患者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的分析.临床外科杂志,2007,15:191-193.
2 周期,马乃全,符少川,等.病房内老年患者深静脉置管116例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723-1724.
3 孙安华,孙发霞,齐莉莉,等.林可霉素封管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观察.中国基层医药,2010,17:3384.
4 夏荣,何海萍,高岩,等.中心静脉插管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临床护理杂志,2006,5:51-53.
5 吴本清,林真珠,李志光,等.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研究.中华全科医学,2011,7:1026-1027.
6 杜购泽,田卓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治疗.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5,32:218-230.
7 丘二妹.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护理方法探讨.临床医学工程,2009,16: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