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胸外科学》

体外高频热疗在不同时机对恶性胸腹腔积液治疗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7-19  浏览次数:852次

  作者:刘纯一  作者单位: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项目科技成果推广课题(编号:08349) 050011 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

  【关键词】 透热疗法;治疗;时间;胸腔积液,恶性;治疗结果

  热疗在肿瘤治疗上不良反应低,且与其他治疗方法有协同作用,故其在肿瘤的综合治疗的应用倍受关注[1]。为了更大限度发挥体外高频热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我科于2007年5月至2009年7月采用体外高频热疗,进行辅助治疗,并根据不同热疗时机(即化疗前热疗、化疗中热疗、化疗后热疗)对68例晚期肿瘤患者的疗效进行了观察,对不同时机选择体外高频热疗对疗效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均由胸腹腔积液细胞病理学证实,诊断明确,且积液量可评价。其中男43例,女25例;年龄28~81岁,平均年龄51.3岁;有胸腔积液者35例,腹腔积液者40例,同时有胸腹腔积液者7例。本组中肺癌15例,乳腺癌13例,直结肠癌12例,卵巢癌7例,肝癌9例,其他恶性肿瘤12例。

  1.2 分组与治疗方法

  按照随机原则,将胸腔积液以及腹腔积液患者分A、B、C 3组,A组22例,B组23例,C组23例。3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查肝功能、血常规、心电图、腹部B型超声和胸部X线透视,均为严格筛查后,适合这项治疗的患者。

  1.2.1 化疗前热疗(B组):胸腹腔积液引流完毕后,直接进行热疗,采用体外局部电容式射频加温,频率为13.56 MHz,极板直径15~21 cm,胸部加温时极板置于主要胸水侧,腹部加温以脐为中心放置极板,入射频率为600~1 200 W,反射功率控制在3%以内,治疗时间以体表温度达40℃后开始计时,治疗时间为60 min/次, 2次/周,4周为1疗程,热疗后24 h进行局部注入顺铂100 mg+0.9%氯化钠40 ml+地塞米松5 mg治疗。注射结束后让患者卧床,每隔10~15 min翻身1次,目的是为了使药物在胸腹腔内均匀分布。

  1.2.2 腔内化疗加热疗(B组):胸腹腔积液引流完毕后局部注入化疗药物顺铂(剂量同上),注射毕立即行60 min左右热疗, 具体方法同1组,2次/周,4周为1疗程。

  1.2.3 化疗后热疗(C组):胸腹腔积液引流完毕局部注入顺铂(剂量同上),然后间隔24 h后进行热疗。具体方法同1组。

  1.3 疗效评定标准

  (1)参照《实用肿瘤并发症诊断治疗学》疗效标准评定[2],以B型超声探视下测定胸腹腔内积液消长情况。①完全缓解(CR):腔内积液完全消失维持4周以上;②部分缓解(PR):腔内积液消失1/2以上维持4周以上;③稳定(SD):腔内积液增多≤25%;④进展(PD): 腔内积液增多>25%。观察3组治疗有效率(RR)=CR+PR及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CR+PR+SD)。(2)生活质量评定标准:生活质量评定标准按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评分标准[3]。

  1.4 观察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组有效率与B组、C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187,6.421,P<0.05)。但3组在疾病控制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3组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比较例(略)

  2.2 生活质量评定结果

  按ECOG体能状态评分标准,68例患者治疗前评分均<80分。3组经过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A组有25%>80分; B组有33%>80分;C组有30%>80分。但是,仍有20%~30%<30~50分的患者,自我感觉并不明显。

  2.3 不良反

  3组治疗前后均无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肾功能损伤、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3组各有1例因为出汗造成背部发生烫伤起水泡,局部外敷紫草油纱条,1周后痊愈。皮下脂肪发生硬结并伴有疼痛者8例(A组3例,B组2例,C组3例),未经特殊处理,停止热疗后逐渐恢复。

  3 讨论

  晚期肿瘤患者胸腹腔转移出现胸、腹腔积液是常见的并发症,且难以控制,预后也很差,单纯腹腔灌注化疗疗效有限[4],而腹腔化疗联合热疗已被大量研究证实其具有局部高效药代动力学优势[5],热疗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有增敏和协同作用[6],热疗能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增强细胞膜对药物的通透性,促进化疗药物顺铂与肿瘤细胞DNA的结合,克服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而顺铂受热后也可阻止热耐受的发生[7]。选择胸腹腔化疗加热疗的方法疗效具有优势。

  本试验可见化疗中热疗组以及化疗后热疗组的近期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化疗前热疗组患者,这说明化疗中热疗以及化疗后热疗可能会较大发挥热疗与化疗的协同作,从而达到更高的近期治疗疗效。在疾病控制率方面,虽然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疾病控制率增加的情况。也许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我们才会进一步发现化疗中热疗以及化疗后热疗在提高疾病控制率方面的优势。

  总之,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体外高频热疗这个时机方面如何更好的把握,为晚期肿瘤患者能够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创造条件,还需在今后的大量实验中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 马胜林.肿瘤热化疗的研究进展.现代实用医学,2004,16:256258.

  2 陈震东,孙燕,王肇炎主编.实用肿瘤并发症诊断治疗学.第1版.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8.

  3 陈龙邦,刘福坤主编. 循证肿瘤治疗学.第1版.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809.

  4 米村丰.癌腹膜播种的温热化学疗法及腹膜次全切除术.日本医学介绍,1998,19:488.

  5 池丽芬,李民驹,汤谷平.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与其他给药方式药代动力学比较.实用肿瘤学杂志,2000,15:179181.

  6 林世寅,李瑞英主编. 现代肿瘤热疗学.第1版.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65.

  7 邓又英.射频透热增敏肿瘤化疗机理的研究进展.临床外科杂志,2001,9:37137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