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两种不同治疗方法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08-11 浏览次数:581次
作者:孙自勤 作者单位:473000河南南阳市宛城区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观察结核性胸膜炎应用胸腔穿刺抽液术及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行胸腔积液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24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引流术,对照组24例行胸腔穿刺抽液术。观察患者发热时间、胸闷气短改善时间、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发热时间、胸闷气短缓解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胸腔积液吸收时间治疗组56±19天,对照组215±155天;胸膜厚度治疗组70±45mm,对照组150±85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行结核性胸腔积液引流术,痛苦小,可迅速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抽液术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1月~2008年4月收治结核性胸膜炎住院患者48例,经痰检抗酸杆菌、胸部X线片、胸腔积液相关检查及胸部CT检查等确诊,超声检测出中等量以上胸水。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对照组应用胸腔穿刺抽液术。治疗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18~55岁;对照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21~54岁。两组性别及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方法:①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根据胸部CT或超声结果选择置管位置,本组病例选择在腋后线第6、7肋间或7、8肋间。根据患者病情放胸水1~2次/日,800~1000ml/次,直至胸腔超声检查无胸腔积液后拔管。②胸腔穿刺抽液术:经超声定位抽液,每周2~3次,每次抽胸腔积液<1000ml。
疗效判断标准:两组均同时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后1~4周观察临床症状、复查胸部X线、胸部超声,评定疗效。①治愈:症状消失,胸腔积液消失,仅遗留一定程度的胸膜增厚;②好转:症状改善,胸腔积液较前减少70%以上,超声检查无包裹性胸腔积液;③无效:胸腔积液较治疗前不变或增加,症状无缓解,超声检查有包裹性胸腔积液。治愈与好转之和为总有效。同时记录患者置管及胸腔穿刺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结 果
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并发症:治疗组胸膜反应发生率416%,未发生其他并发症;对照组胸膜反应发生率125%,气胸发生率833%,皮下气肿发生率416%,并发症发生率250%。由于严格无菌操作,无脓胸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讨 论
结核性胸膜炎为临床常见病,是原发感染或继发感染结核而累及胸膜的结果[1]。中等至大量胸腔积液,除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外,抽既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可使受压肺组织复张,防止纤维素沉着引起胸膜肥厚及包裹性胸腔积液[2],充分保护肺功能;积极抽液可排除胸液中的细菌及代谢产物、炎性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组织等外源性致热源,又可排除胸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所释放的内源性致热源,有利于体温恢复正常,减轻中毒症状和改善呼吸功能[3]。
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优点在于:①管腔细、创伤小、痛苦少、引流速度容易控制、放液缓慢。可避免由于排液过快引起的血压下降和复张性肺水肿。②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仅需一次操作,操作时间短,置入胸腔内的硅胶导管对内脏无影响,长期放置无并发症,能控制引流量,明显减轻患者痛苦。③可迅速缓解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充分引流,减少胸膜肥厚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张敦熔.现代结核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261-268.
2 聂青莲,郝鹏,张世礼.反复多次抽放胸液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30例.临床肺科杂志,2004,9(4):410.
3 魏星,杨志坚,肖谊.两种不同方法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8,31(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