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胸外科学》

肺中叶病变28例的外科治疗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687次

作者:金哲

作者单位:南阳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河南 南阳 473009

        【关键词】  肺中叶病变;诊断;外科治疗

  1临床资料

  我院199806/200612共收治肺中叶病变患者28(男15,女13)例;年龄12~74(平均51.5)岁. 恶性肿瘤17例,良性病变11例. 大于40岁者恶性肿瘤15例,小于40岁者良性病变8例. 24例有咳嗽、咳痰、胸痛、发热、咯血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无症状者4例. 病程14 d~6 a,恶性肿瘤均在6 mo以内. 胸部X线及CT检查表现为肺门肿块伴肺不张者11例,其中恶性肿瘤8例;典型的肺不张影10例;周边球形影2例,炎症改变4例;囊状影1例. 18例行纤支镜检查中有新生物或外压性狭窄11例,黏膜糜烂、脓性物堵塞6例,未见异常1例,结果与术后病理报告相符合者12例. 28例均行手术治疗,单纯中叶切除17例,中上叶切除2例,中下叶切除6例,右全肺切除1例,中叶楔形切除1例,部胸探查活检1例. 其中良性病变的多肺叶切除中,中上叶切除和中下叶切除各1例. 本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胸腔积液1例. 术后病理结果:恶性肿瘤中腺癌12例,鳞癌4例,小细胞癌1例. 良性病变中慢性炎症及肺纤维化4例,支气管扩张3例,脓肿2例,错构瘤和炎性假瘤各1例.

  2讨论

  由于中叶支气管细长、柔软,缺乏侧支通气,其开口处有多簇淋巴结包绕,故容易因各种病因所感染、受压、阻塞,所以临床上常引起肺不张征象. 中叶病变因肺不张的干扰,其良、恶性鉴别困难. 一般恶性肿瘤者多在40岁以上,病程在半年以内;良性病变多在40岁以下,病程多超过1 a. 二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影像学检查中恶性肿瘤致肺不张呈梭形或局部外凸影,短期增大明显;良性病变的肺不张为典型三角形高密度影,呈向心性缩小. 纤支镜检查可病理确诊,但尚有25%~30%的假阴性[1]. 本组不符合者达33.3%,临床上应于重视. 随着肺癌的发病率不断提高,恶性肿瘤占中叶病变的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已达50%以上[1],本组占60.7%. 因此,中叶病变的诊断要将恶性肿瘤放在首要位置考虑.

  肺中叶病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及早手术治疗:①影像学表现为块状影,不能排除恶性肿瘤者. ②中叶不张、萎缩、失能,抗感染2~3 wk无好转者. ③纤支镜检查中叶支气管糜烂、狭窄或有息肉状物者. 一般多行中叶切除,累及其它肺叶的可作跨叶的肺切除. 手术的难易程度变化较大,对炎症时间较长、肺门部粘连重的良性病变,切除多较困难. 有时可从其心包面入手,易于分离,先处理中叶静脉,使中叶肺呈孤立状态,此时中叶气管前上方可见中叶动脉,易于处理. 也可以将动脉和支气管一起大块缝扎,根部淋巴结残留,以确保手术安全. 避免损伤周围血管致大出血或扩大切除. 恶性肿瘤常沿支气管壁侵犯中间干支气管及肿大淋巴结包裹周围动脉,或跨叶侵润,需作中叶及其邻近肺叶切除,甚至全肺切除,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本组恶性肿瘤中双肺叶切除占35.3%(6/17),1例右全肺切除,可见中叶肺癌多肺叶切除明显高于其他肺叶的肺癌. 有文献报道,行支气管袖状切除,部分病例可避免两叶或全肺切除[2]. 我们认为,右中叶支气管开口离下叶背段支气管开口距离太近,袖状切除易引起背段开口狭窄,致背段不张或感染,不如中下叶切除安全. 文献报告腺癌淋巴结转移频度在非小细胞癌中居首位,即使病灶不大也可较早出现淋巴结转移[3],本组中叶肺癌中腺癌占70.1%(12/17),因此,应重视中叶肺癌的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清扫.

【参考文献】    [1]张志庸,屈振生,戈峰,等. 中叶病变的外科治疗[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4,10(3):225-226.

  [2]乔广栋,魏在日. 右肺中叶病变的诊断及外科治疗[J]. 医师进修杂志,2005,11(4):48.

[3]Noguchi M,Morikawa A,Kawasaki M,et al. Small adenocareinoma of the lung histologic characteristic and prognosis and prognosis[J].Cancer,1995,75:2844-2851.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