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胸外科学》

纵隔巨大良性畸胎瘤8例的诊治体会

发表时间:2010-04-26  浏览次数:597次

  作者:李成林,郭成建  作者单位: 157001 黑龙江牡丹江,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

  【关键词】 良性畸胎瘤

  自1991年起至2006年,我们共收治占据一侧胸腔或一侧胸腔大部的纵隔巨大良性畸胎类肿瘤8例,现将诊断治疗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14~57岁,平均32岁。其中3例占据右侧胸腔大部,1例占据右胸腔全部,1例占据前纵隔心底部前方,另有大部凸向右胸腔,2例占据左侧胸腔大部。其中1例57岁男性,平素身体无不适,因运动突发胸闷、咳嗽、咯出暗红色液体入院。X线胸片显示右侧胸腔大量积液,有液气平面。胸腔穿刺抽出暗红色黏稠液体,液腔周围有钙化。

  1.2 方法 本组病人均在全麻下行剖胸手术切除,6例经后外侧切口,2例经正中切口。手术探查发现为占据一侧胸腔的皮脂样囊肿继发感染、穿破右肺上叶。位于前纵隔心底部前方的一侧,右室流出道及两大血管根部被明显压迫变形。本组病例病史长短不一,症状主要为压迫引起的胸闷气促、无力和消瘦,偶有发热,有的病例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偶尔发现。

  2 结果

  手术后病理证实5例为皮样囊肿,3例为良性实质性畸胎瘤,其中3例皮样囊肿继发感染。囊性瘤壁多为皮革样,伴广泛钙化,内容物为黄褐色皮脂样物,内有毛发腺样物。继发感染2例的内容物为暗红色泥沙样物。完整切除4例,分块切除2例。本组1例肺被长期压缩左纵隔旁,完整切除肿瘤后,经剥离肺部分复张。外观呈婴幼儿样肺、淡粉色、无粉尘沉积。但术后肺很快萎缩不再复张。胸腔渗出较多,经较长时间闭式引流治愈。本组2例由于肿瘤长期压迫肺脏,继发感染。与肺粘连紧密,剥离后肺复张不理想、断面漏气。残腔较大,酌情行局部胸廓改形,术后效果较好。本组8例均治愈。

  3 讨论

  3.1 诊断 占据胸腔大部或一侧胸腔的纵隔畸胎瘤的主要症状是由压迫引起。部分病人症状较轻甚至无明显症状。有继发感染或穿破邻近器官者可引起发热、咳嗽、咳不同性质的内容物。术前胸部X线、CT、MRI是检查的重要手段。但从本组病例来看,由于肿瘤巨大,已不易确定肿瘤起源于哪个部分纵隔。典型的X线表现是肿瘤呈椭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光滑、密度不均。值得注意的是X线等影像学检查除考虑肿瘤的定性、定位以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是纵隔疾病,还是肺疾病,肺压缩的程度,有无肺穿透。本组1例即占据一侧胸腔、继发感染、穿破肺脏、术前曾一度被误诊为脓胸。(2)应注意结合X线片、CT及MRI来判定纵隔畸胎瘤与周围器官的解剖关系,做到术前心中有数。

  3.2 治疗 体积较大的纵隔良性畸胎类肿瘤易产生慢性压迫症状。畸胎类肿瘤内部内胚组织所产生的各种消化酶可以作用于邻近组织,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甚至穿破周围组织器官、继发感染、危及病人生命。因此,一经发现,应早期手术为佳[1]。术前应加强各项检查,了解肿瘤的大小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肺被压迫的程度,做到术前心中有数,X线胸片、CT及MRI等检查可以作为补充。大部分病人可采取后外侧切口,显露较好,而对于粘连严重胸腔突出者,取正中切口为宜。如果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粘连不重,可试行完整切除肿瘤。但大部分病人肿瘤较大,粘连严重或囊壁钙化,需吸除囊内容物,行囊壁分块切除或肿瘤分块切除,在重要部位,应在直视下分离,避免损伤周围器官及大血管[2]。

  肿瘤穿破肺组织、局部炎症明显,应行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但在切除肿瘤解除肺压迫后,肺能够复张,应尽力保存肺组织,有利于肺功能及消失残腔;在复张不满意残腔较大时,可考虑局部胸廓改形以消除残腔[3]。

  【参考文献】

  1 Sommerland BC.Physiological activity inmediastinal teratomata.Thorax,1975,30:510.

  2 严嘉顺,李保庆,白世祥,等.109例纵隔畸胎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中华外科杂志,1986,24:672.

  3 贺跃,崔忠厚,周以康,等.纵隔巨大良性畸胎瘤的诊断治疗体会.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2,18(3):16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