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内科》

依拉达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0-09-15  浏览次数:389次

  作者:王晓燕, 席刚明 作者单位:(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湖北 十堰 442000)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MDA;S100B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科常见病,其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应用神经保护药物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手段之一。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清除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的作用,从而减轻脑梗死后的缺血和水肿,减少组织损伤。本文就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进行探讨。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所有病例为2006年10月-2008年6月在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均经临床及CT或MRI确诊(依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1])且中国卒中量表(China stroke scale,CSS)评分在20分以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在75分以下。排除标准: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继发脑肿瘤、血液病等病变的脑梗死,昏迷(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8分以下),心功能不全和心肌梗死及其他不能配合治疗的情况。符合上述条件的脑梗死患者50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及常规治疗组,其中依达拉奉组男16例,女9例,年龄(57.41±3.55)岁,病程6~48 h,平均(20.55±12.37) h;常规治疗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59.31±3.65)岁,病程6~44 h,平均(23.32±13.94) h。两组患者在治疗前CSS及ADL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上常规治疗组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治疗(脑选择性钙拮抗剂)和活血化淤药物。依达拉奉组除常规治疗外,将依达拉奉3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2次/d, 连续14 d。另选健康体检者12人作为空白对照,其中男6例,女6例,年龄(57.51±3.25)岁。

  1.2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采用CSS评分和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

  1.3 丙二醛及S100B蛋白测定

  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4天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对照组则于体检时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离心15 min (2 000 r/min),留取血清部分存于-20 ℃冰箱备用。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S100B蛋白采用ELISA法检测,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两总体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同组采用配对t检验。P值<0.05认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见表1。依达拉奉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用药第14天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依达拉奉组低于常规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用药后生活能力均有改善,依达拉奉组更为明显,且较常规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治疗前后两组血清MDA及S100B含量

  见表2。依达拉奉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血清MDA及S100B含量无明显差异,且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治疗后两组均下降,但依达拉奉组下降更为明显,且较常规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1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评分表2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后丙二醛及S100B含量变化

  3 讨论

  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缺血半暗带的提出是治疗急性脑梗死观念上的更新。缺血半暗带中仍有大量可存活神经元,如血流迅速恢复,损伤仍然可逆。但是如果超过再灌注时间窗,则脑损伤可继续加剧。目前较公认的再灌注损伤机制有自由基过度形成和自由基“瀑布式”连锁反应,细胞内钙负荷,兴奋性神经介质释放,细胞因子等学说[2]。自由基大量生成与堆积引起生物膜上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造成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破坏[3]。MDA是氧自由基与生物膜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代谢产物,其含量变化间接反映了氧自由基含量的变化。而且脑富含磷脂和铁质且耗氧量大,易导致氧化损伤。正常脑内产生的自由基可被过氧化物歧化酶等还原剂清除,加之生理自由基形成量极少,半衰期短,故不表现出对机体的危害。急性脑梗死时,在低灌注和再灌注的脑组织中,可通过启动多种途径造成氧自由基的形成增加,还原物质减少,导致氧自由基堆积并造成组织细胞损害。

  S100B特异性地存在于中枢神经胶质细胞、雪旺细胞,脑干的大部分感觉神经和小脑核也有明显分布。因此,S100B蛋白被认为是神经胶质的标记蛋白,是脑组织特异性蛋白[4]。在急性脑梗死的过程中有动态变化,并且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5]。

  依达拉奉是一种强效的羟自由基清除剂, 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减轻脑内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脑水肿; 也能防止由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中间体脂质过氧化物引起的氧化细胞损害, 减少缺血半暗带的面积, 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还能防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6-7]。

  本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后S100B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其原因可能是脑梗死后神经胶质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及继发于脑水肿后损伤导致神经胶质细胞释放S100B蛋白,同时与血脑屏障受破坏后通透性的增高有关。急性脑梗死后血清MDA含量明显升高,提示急性脑梗死后氧自由基升高明显。经过依达拉奉治疗后氧自由基水平明显下降,S100B亦明显下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证明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是有效的,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降低神经细胞的损害,保护神经。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5.

  [3]陈主初.病理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0-91.

  [4]Missler U,Wiesmann M,Friedrich C,et al.S100 protein and neuronspecific enolase concentrations in blood as indicators of infarction volume and prognosi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Stroke,1997,28(10):1 956-1 960.

  [5]Bertsch T,Casarin W,Kretschmar M,et al.Protein S100B:a serum marker for ischemic and infectious injury of cerebral tissue[J].Clin Chem Lab Med,2001,39(4):319-323.

  [6]Tanaka M.Pharmacological and clinical profile of the free radical scavenger edaravone as a neuroprotective agent[J].Nippon Yakurigaku Zasshi,2002,119(5):301-308.

  [7]Edaravone Acute Infarction Study Group.Effect of a novel free radical scavenger, edaravone (MCI186),on acute brain infarction.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doubleblind study at multicenters[J].Cerebrovasc Dis,2003,15(3):222-22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